- 刘艳伟;安春梅;黄玲莉;黄扬玉;闭立辉;黄文功;苏红梅;
桂蚕12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亚热带地区抗BmNPV黄色茧家蚕新品种,于2022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结果显示,桂蚕12号结茧率97.26%,虫蛹生命率95.49%,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高2.08%、4.4%。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桑叶常规饲养中,该品种对血液型脓病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性。桂蚕12号万头产茧量14.314 kg,比对照高6.03%;万头茧层量3.000 kg,比对照高9.69%;茧层率21.01%,比对照高0.69%;一茧丝长911 m,比对照长4.11%;解舒率73.3%;鲜毛茧出丝率16.31%,比对照高0.55%;净度93.3分。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桂蚕12号单张产茧量35.78 kg,比对照高4.90%;健蛹率为96.55%,比对照高5.14%。
2023年03期 v.60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玲莉;刘艳伟;安春梅;蒙艺英;陶积阳;闭立辉;
2020—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实验室鉴定点对参加省级桑蚕品种鉴定的桑蚕新品种卵限1号进行了2年省级实验室鉴定。2年试验结果显示,卵限1号4龄起蚕结茧率为96.01%,比对照高0.59%;4龄起蚕死笼率为2.98%,比对照低1.59%;4龄起蚕虫蛹生命率为93.15%,比对照高2.11%;全茧量为1.356 g,茧层量为0.297 g,分别比对照高0.89%、6.83%,茧层率为21.95%,比对照高1.29%;万头产茧量为13.232 kg,比对照高1.92%;万头茧层量为2.906 kg,比对照高8.43%;一茧丝长913 m,与对照相同;鲜茧出丝率为17.77%,比对照高1.09%;解舒丝长718 m,比对照高1.99%;解舒率为79.28%,比对照高2.33%;净度93.5分。
2023年03期 v.60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艺英;苏红梅;韦博尤;陶积阳;安春梅;黄扬玉;黄玲莉;闭立辉;黄文功;
桂蚕14号(黄白限)(限RWO1×限RWO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选育配成的适合广西及亚热带蚕区饲养、可实现茧色分辨雌雄的黄白型家蚕茧色限性新品种。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及省级农村联合鉴定中,该品种结茧率96.61%、虫蛹生命率93.84%,分别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高1.43%、2.75%;全茧量1.41 g,茧层率20.44%,与对照相仿;万头收茧量13.70 kg,比对照高1.49%;万头茧层量2.797 kg,比对照高2.27%;一茧丝长894 m;鲜茧出丝率16.17%,比对照高0.41%;解舒率72.9%,净度92.9分。省级农村联合鉴定表明:单张(良卵数25 000±500粒)产茧量34.41 kg,比对照高0.30 kg;健蛹率92.94%,比对照高1.53%。202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23年03期 v.60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靖羽;陆俣伽;滕伟国;欧冰冰;韦伟;闭欣;蒋师东;梁光健;张桂征;
为探讨饲育温度对大蚕饲料育的影响,从而筛选大蚕饲料育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以全龄饲料育的桂蚕5号为试验材料,4龄起蚕时分组置于26℃、28℃、30℃和32℃4个温度环境中,饲养至熟蚕并结茧。期间调查发育经过、眠蚕体重、发育整齐度、熟蚕体重、强健性及茧质成绩等。结果显示,饲育温度低于28℃时龄期变长,4龄期尤为明显;随着饲育温度升高,眠蚕、熟蚕体重和全茧量也随之增加;不同饲育温度对茧层率和生命率等指标影响明显。综合各项指标数据,建议桂蚕5号大蚕饲料育时温度控制在28~30℃为宜。
2023年03期 v.6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莫柳静;韦师妮;廖乃有;杨杰;梁小静;叶建蔚;徐开遵;磨长寅;
吡丙醚是一种苯醚类农药,在防治果蔬害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喷洒时常会发生漂移现象污染桑叶,进而对养蚕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给两广二号小蚕(1~3龄)添食含不同浓度吡丙醚的桑叶,调查龄期经过、结茧率、死笼率、茧层率及丝质成绩等指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小蚕对不同浓度吡丙醚耐受性差异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0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1.67 d,吡丙醚添食浓度为0.010 mg/kg和0.015 mg/kg时,小蚕蚕期延长2 d,表明添食吡丙醚浓度和小蚕蚕期延长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添食浓度越大,熟蚕时间推迟越长;处理组的病蚕率、上蔟率、结茧率、死笼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处理组家蚕全茧量、茧层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吡丙醚浓度为0.005 mg/kg和0.010 mg/kg时表现为显著差异,浓度为0.015 mg/kg时表现为极显著差异;处理组中蚕的解舒光折、丝量和纤度三个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丝质成绩中其他指标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该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60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唐名艳;董桂清;陈小青;
选取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败酱草、蒲公英、薏苡仁等6种中草药进行家蚕血液型脓病防控试验,通过煎煮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添食于家蚕,测定药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试验结果显示,6种中草药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均具有显著的预防效果,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的效果较好,保护率分别为47.26%、35.62%、33.56%,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的保护率分别为21.92%、14.38%、4.11%;6种中草药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差,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的保护率分别为4.00%、9.33%、2.67%、22.67%、1.33%、4.67%。可对白花蛇舌草、广金钱草、金钱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预防血液型脓病新型药物。
2023年03期 v.6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昆;张娜;金强;刘利利;李金鑫;李勇;于翠;莫荣利;
针对湖北省果桑主栽品种类型单一、盛熟期过于集中等问题,基于新疆独特的桑树种质资源自然分布优势及丰富的地方品系遗传类型,开展异地引种试验及果实品质分析,为果桑新品种的培育提供育种亲本储备。本研究以5份新疆果用桑种质资源航8白桑1号、航26龙爪桑、航32粉白桑2号、航34白桑和航35紫桑为试材,对其物候期变化、果实外观形态特征及风味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物候期及果实内、外品质性状均存在明显差异;航34白桑和航35紫桑表现较佳,其果实盛熟期分别为5月7日和5月5日,具有晚熟特性,果形指数分别为1.93和2.01,外观色泽分别为白色和紫色,且风味浓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19.74%和17.4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0.28%和9.55%,糖酸比分别分别为22.21和21.87。综合物候期变化、果实外观形态特征及果实内在品质性状,航34白桑和航35紫桑可作为优异果用桑品系或育种亲本。
2023年03期 v.6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