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试验研究

  • 家蚕卵色限性品种桂蚕13号的育成

    刘艳伟;苏红梅;韦博尤;黄玲莉;安春梅;浦月霞;闭立辉;

    为选育出适合广西及亚热带蚕区饲养的卵色限性桑蚕品种,通过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培育出家蚕新品种桂蚕13号。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卵色限性准确率达100%。桑叶常规饲养中,以现行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桂蚕13号与对照龄期经过相仿;结茧率为96.86%,比对照高1.68个百分点;虫蛹生命率为95.04%,比对照高3.95个百分点;万头产茧量13.875 kg,比对照高2.78%;万头茧层量2.926 kg,比对照高6.98%;全茧量为1.450g,与对照相仿;茧层率21.17%,比对照高0.85个百分点;一茧丝长924 m,比对照长5.6%;解舒率73.6%;鲜茧出丝率16.60%,比对照高0.84个百分点;净度93.5分。农村生产鉴定成绩:单张产茧量36.59 kg,比对照高1.67%;健蛹率为95.00%,比对照高1.31个百分点,斤茧粒数为349粒。

    2023年04期 v.60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河南4个家蚕品种ADF 1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及群体经济性状分析

    杨尚;宋兴亚;杨鹏;张琦;吕颖贤;黄永震;朱绪伟;

    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长期以来,如何让家蚕吐的丝又多又好,是研究者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家蚕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突破,将分子育种同传统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在家蚕生产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有研究推测,ADF 1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可能会对家蚕的经济性状产生影响。通过对ADF 1基因不同拷贝数变异类型在4个家蚕品种中的分布以及群体生活力和生产性状进行分析,发现4个家蚕品种在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普通茧率和同宫茧率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4个群体中ADF 1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结论为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基础材料,可以为这些品种的种性维系和其他品种的选育提供帮助。

    2023年04期 v.6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不同剪伐机具对桑树剪伐效果的对比试验

    黄尚勇;韦润宇;余武昌;磨长寅;莫柳静;梁小静;彭业成;施祖珍;李莉苓;杨杰;

    为进一步探索优化桑树剪伐的方式方法,结合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生产实际,开展了电动枝剪机、草本桑收割机、桑枝剪伐粉碎一体机3种不同的桑树剪伐机具剪伐效果的比对试验。经过夏伐和冬伐2次剪伐试验,发现桑枝粉碎一体机剪伐工效最高,草本桑收割机次之,电动剪枝机最低。在桑树生长情况对比试验中,电动枝剪机对桑树生长的影响较小,桑树剪口破皮率和死亡率低,平整率高,草本桑收割机次之,桑枝粉碎一体机对桑树影响最大,剪口破皮率和死亡率高,且剪口不平整。综上,建议根据桑园生长实际及桑园用途选取最适宜的剪伐机具。

    2023年04期 v.60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蓖麻蚕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试养初报

    罗群;浦月霞;张学详;袁世彬;高翔;闭立辉;韦博尤;黄文功;

    为探索蓖麻蚕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推广养殖的可行性,于2023年8~9月,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开展蓖麻蚕品种南一的养殖试验,全程记录蓖麻蚕生长发育状况,调查发育经过、生命力及经济性状。结果显示,蓖麻蚕从收蚁至5龄起蚕均眠起集中,全龄食叶快、生长迅速、发育整齐。5龄经过6~7 d,全龄经过19~20 d。4龄起蚕结茧率、死笼率和4龄起蚕虫蛹率3项生命力指标优良,未发现死蚕及死蛹。4龄起蚕虫蛹率达99.8%,其中2个饲育区100%,饲养成功率高。全茧量3.24 g、茧层量0.51 g、茧层率15.77%。试验结果表明,蓖麻蚕可在新疆巴州正常生长,发育整齐、生命力强,可根据当地蓖麻种植面积规划蓖麻蚕养殖区域和饲养量,促进增收,满足市场需求。

    2023年04期 v.60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3种农药对桑蓟马田间防效及家蚕残毒试验

    廖健村;黄胜;黄琼玲;邱长玉;莫荣利;张朝华;朱光书;曾燕蓉;陆晓媚;林强;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桑园害虫桑蓟马的田间防效及家蚕食用药后桑叶的残毒情况,选择3种不同类别药剂进行田间防效并开展药后家蚕饲养残毒试验,分别为10%多杀·甲维盐(WG)、8%多杀霉素(EW)和硅氧团簇分子(AS)。结果表明,在桑蓟马的防治上,8%多杀霉素药后72 h平均防效(82.13%)最优,其次是10%多杀·甲维盐(81.51%)。食用药后桑叶9 d,10%多杀·甲维盐、8%多杀霉素饲养家蚕引起急性中毒,在4龄期全部死亡。硅氧团簇分子与对照(40%乐果+77.5%敌敌畏混合剂)饲养家蚕未引起中毒,均能正常上蔟结茧,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等各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硅氧团簇分子对桑蓟马具有极佳的防效作用,且残毒期短,有望成为桑园防治桑蓟马的药剂。

    2023年04期 v.60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研究与综述

  • 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重组鲎C因子(rFC)研究概述

    杨绍宇;刘丽萍;张文广;温芝婷;张婷婷;荣冬颖;王玉军;王红;

    由于中华鲎濒临灭绝,依赖鲎血制备鲎试剂的传统方法面临着原料短缺的挑战,而基因工程生产的鲎试剂的活性成分鲎C因子(rFC)被认为是解决鲎血短缺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微生物及昆虫细胞等表达系统存在rFC活性低或成本高等缺点,而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具有低成本高活性表达rFC的优势,使其在众多表达宿主中脱颖而出。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rFC存在难以溶解的缺点,而利用来源于蜘蛛丝蛋白N末端的改良型增溶标签sNT可有力提高rFC在丝腺中的可溶性表达效率。

    2023年04期 v.6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路径研究

    李韦足;李春华;陈张晴;张璐璐;吴雅静;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的具体路径,对对推动蚕桑产业纵向延伸与横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针对广西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布局与产业链3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蚕桑产业三产融合“三步走”的路径。提出了需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产业创新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为原则3个建议,以实现三产融合的稳步推进。

    2023年04期 v.60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广西原蚕基地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韦红群;覃耀明;黄艺;何珊珊;黎书明;李莉苓;夏青;胡文娟;周陆礼;

    原蚕基地是蚕种生产的必备基础,是产业发展的奠基石。通过分析广西原蚕基地发展的基本情况、现状及问题,发现存在设备设施简陋、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农药污染严重、种茧质量不稳定、繁育规模逐渐萎缩的问题。通过对原蚕基地发展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加大对原蚕基地资金投入、加强桑园管理防范农药污染风险、狠抓生产管理以及在区内寻找发展新的原蚕基地等措施和建议。

    2023年04期 v.60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吴婧婧;黄红燕;石韡韬;黄梅梅;贾雪峰;蓝必忠;叶建蔚;莫柳静;何骥;汤庆坤;

    基于广西蚕桑产业在“东桑西移”“东丝西进”“东绸西移”战略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蚕业教育发展逐步成为蚕桑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结合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广西蚕桑产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建立多层次技术协同体系,加大基层农民培养力度,充实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建议。

    2023年04期 v.60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旅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策略——以广西蚕桑产业为例

    莫柳静;刘学斌;莫璐瑕;叶建蔚;吴婧婧;贾雪峰;蓝必忠;徐开遵;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和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广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生态景观和特色民俗风情为推动广西农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蚕桑产业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广西拥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同时面临蚕桑农旅规划不合理、蚕桑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和宣传力度较小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指导、打造特色蚕桑品牌和深挖蚕桑文化资源等对策,从而推进蚕桑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助力广西的乡村振兴。

    2023年04期 v.6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解决蚕桑生产实际问题 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基于开展蚕桑科技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李乙;黄景滩;聂良文;罗坚;卢德;何骥;韦伟;

    为了促进广西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阐述了在蚕桑科技服务实践中面临的8项蚕桑生产实际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研究情况、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效成果及形成的具体解决措施。为了让问题得到根本和彻底解决,提出了需要一些长效机制并充分发挥机制作用的建议,包括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广西蚕桑产业创新团队、科技特派团的优势,充分利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社会资源和前瞻技术,充分调动基层蚕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2023年04期 v.60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科技动态

  •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正>1. ZHAO Z M,ZHOU X M,WU Y X,et al.Development of rapid visual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Nosema bombycis based on CRISPR/Cas12a system.Entomologia Generalis. DOI:10.1127/entomologia/2023/1978.(2023)[题目]基于CRISPR/Cas12a系统的家蚕微孢子虫快速可视检测技术的开发[摘要]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但在饲养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病原体的感染。其中,家蚕微孢子虫的寄生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PDS),严重危害蚕种生产,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发出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用于现场检测微孢子虫非常重要,能在感染早期有效预防PDS的暴发。

    2023年04期 v.60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