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亮;唐名艳;潘志新;蒋满贵;赵烨芸;余武昌;李标;虞崇江;董桂清;
为了研究影响广西家蚕血液型脓病传染的主要因子,探索蚕病精准防控时机与策略,通过对气候条件、病蚕混育率、饲养密度、龄期经过以及药物防控等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分析各因子对蚕期血液型脓病发生危害的影响力。结果表明,当蚕群中有染病个体时,高温多湿环境是诱导和加快蚕座传染的主要因子;家蚕血液型脓病蚕座传染很强,病蚕混育率是主要传染因子,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最高;蚕座密度对病毒次生传染,显示过高的养蚕密度增加了传染发病率;感染龄期对病毒次生传染,表现为龄期越小,次生传染越严重;防控药物介入可降低次生传染发病率,新鲜石灰粉防控效果较好,增加施用次数可降低危害。所有影响因子中,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蚕混育率是首要的因子,其次是混育龄期,第三是药物施用,呈现负相关,第四是饲养季节,最后是饲养密度。每天施用一次的药物处理仍然会出现病原逃逸的现象,宜增加施药次数减轻危害。本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家蚕血液型脓病防治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5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若雨;韦振宇;黄红燕;汤庆坤;李燕飞;蓝必忠;
综述了平果市小蚕共育发展历程和条桑碎叶育、片叶切叶育、蚕框育、蚕匾育4种生产模式,分析了当前该市存在的小蚕共育技术差异大、设施不够完善、市场较混乱、服务不到位、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推进标准化、规范生产技术、加大小蚕共育室设施改造、加强商品小蚕市场监管、建立完善小蚕共育生产经营体系、加大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对策,推进蚕桑持续稳定发展。
2022年02期 v.5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肖潇;陆春霞;刘开莉;徐雯雯;莫炳巧;唐永飞;梁贵秋;
蚕丝蛋白在护肤品的研发上具有广阔前景,以桂蚕5号家蚕白茧为对照,对桂蚕H9黄茧进行多种脱胶和溶解方法组合试验,通过检测丝素肽的护肤理化指标,得出黄茧丝素肽的最佳提取方法,再制作成护手霜。结果显示,丝素肽含量在0.5~0.6 mgprot/mL;白茧和黄茧两种丝素肽均有一定美白性、保湿性、抗紫外线及抗氧化性,黄色茧丝素肽的酪氨酸酶抑制率高于白色茧;在抗氧化性方面黄茧与白茧能力相当。
2022年02期 v.59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莫炳巧;梁贵秋;韦国娟;刘开莉;肖潇;陆春霞;徐雯雯;李小群;邓忠榜;
为了解家蚕新品种桂蚕8号的特性和在柳城县应用的总体表现,2021年5—10月,以现行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在柳城县开展桂蚕8号示范试养。结果表明,桂蚕8号大蚕期血液型脓病发病率和总发病率分别比两广二号低7.17%和7.81%,饲养成绩及茧丝成绩均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说明桂蚕8号适宜在柳城县推广饲养。
2022年02期 v.59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桂清;蒋满贵;黄旭华;唐亮;陈小青;唐名艳;赵烨芸;黄深惠;
基于广西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发生了大批量家蚕中毒死亡的现象,为了科学查找蚕中毒原因,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现中毒家蚕的饲养农户共同之处是使用同种桑树肥料,对各种涉蚕物资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桑树肥料中含有高浓度噻虫嗪,家蚕添食试验显示噻虫嗪的浓度大于0.001 56 mg/kg能够导致家蚕发生中毒;噻虫嗪16.5 mg/kg浓度根基施肥,40 d内采叶喂蚕可导致3龄蚕急性中毒,100 d后药物毒性消失。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桑园施用的肥料中残留有高浓度的噻虫嗪,其通过桑树根部吸收,传导到桑叶,导致家蚕农药中毒,继而引起大批量死亡。农药来源推测是甘蔗种植中使用噻虫嗪,农户购买的此批肥料使用了较多的甘蔗滤泥,导致肥料中噻虫嗪含量较高。针对噻虫嗪引起的家蚕农药中毒现象,建议更换新鲜无毒桑叶减少损失,可疑桑叶先行少量饲喂试验等措施,噻虫嗪肥料施肥后的桑树在100 d后再采叶喂蚕,可有效防止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2022年02期 v.5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