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产业聚焦

试验研究

  • 广西主要桑树品种的耐旱性、耐盐性鉴定及植株剩余叶片叶绿素特性的分析

    曾燕蓉;林强;石华月;刘丹;陆晓媚;黄胜;朱光书;杨其保;邱长玉;

    为了解和利用广西桑树品种对干旱和盐胁迫的耐性以及干旱和盐胁迫对桑树叶片生长和光合生理活动的影响,以黄落叶率作为鉴定指标,对不同桑树品种进行耐旱性、耐盐性鉴定,并对植株剩余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合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桑树品种中桂椹94257、桂桑5号、桂诱2024品种的耐旱性较强,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4.58%、12.41%、10.96%;桂椹94257、桂诱2024、桂诱2172、桂桑5号的品种耐盐性较强,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6.61%、15.45%、15.21%、10.97%。初步对广西主要桑树品种的耐旱性、耐盐性进行了测试,建立了以黄落叶率作为指标的简便、有效的桑树耐旱性、耐盐性鉴定方法。

    2022年04期 v.59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先锋肽对桂桑优12不同夏伐条件下的桑叶产量的影响

    谭福洋;陈德贤;李枫烨;吴静颜;兰艳妮;黄扬玉;韦小清;

    以研究先锋肽与不同基础肥组合在不同夏伐条件下对桑叶产量的影响为目的,试验设置施肥组合方案4项,夏伐处理3项,交互作用处理共12项,重复3次,共36个处理。试验桑为一年生的桂桑优12,除夏伐方式和施肥组合不同外,其余桑园管护措施完全一致。试验结果显示,夏伐高度20 cm和施等比例混合的复合肥和尿素,后施先锋肽的措施是提高桂桑优12单株叶重的最佳措施。本试验对桑园在未来使用相关类型水肥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桂桑优12的夏伐、施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04期 v.59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家蚕品种桂蚕8号亲本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初报

    黄文功 ;浦月霞 ;刘艳伟 ;苏红梅 ;韦博尤 ;安春梅 ;谭福洋 ;王平阳 ;闭立辉;

    对桂蚕8号4个杂交亲本“锦”(9MN)“绣”(芙H)“壮”(7MH)“丽”(87H)开展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通过比对并作初步分析,获得4个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缺失(InDel)、结构性变异(SV)和拷贝数变异(CNV),4个杂交亲本SNP总数均超过600万个位点,插入缺失(Indel)总数约140万;在结构性变异(SV)方面,插入(INS)、缺失(DEL)、倒位(INV)、染色体内易位(ITX)和染色体间易位(CTX)类型均有存在,主要分布在基因间区、内含子、外显子、基因上游、基因下游,在可变剪切位点、UTR5、UTR3及位于一个基因的上游同时也是另一个基因的下游区间亦有分布;拷贝数偏低的区域均超200个,偏高的区域在79~100个之间,所有品种在基因上游、外显子、UTR5、基因间区均有拷贝数变异,其中以外显子区域最多,在可变剪切位点、基因下游、上游/下游、UTR3区域未见有拷贝数变异。

    2022年04期 v.59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防控家蚕白僵病新药配方筛选试验

    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陈小青;唐名艳;赵烨芸;潘志新;

    家蚕白僵病是一种真菌传染病,严重危害蚕业生产。目前常用防僵药剂是漂白粉与石灰配成的防僵粉和聚甲醛防僵粉,但两者的不稳定性和潜在的对人致癌性成为生产问题。三氯异氰脲酸对家蚕病原菌杀灭效果较好,稳定性好,是作为新型防僵药剂的理想研究对象。研究通过药效试验测定了二氯异氰脲酸钠+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C、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D_1、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3%有效氯)组合D_2、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5%有效氯)组合D_3、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7%有效氯)组合D4等7个组合对家蚕白僵病的防控效果,以漂白粉+石灰粉(2%有效氯)组合A、漂白粉+焦糠粉(2%有效氯)组合B为对照,测定了D_3的稳定性和对家蚕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A、B、C、D_1、D_2、D_3、D_4对家蚕的保护率分别为61.11%、62.22%、64.44%、71.11%、84.44%、91.11%、92.22%,显示三氯异氰脲酸与焦糠组合防控白僵病的效果最佳,且保护率与有效氯含量成正比,但有效氯含量达7%时,D_4对桑叶有氧化作用;D_3在干燥密封条件下储存360 d对家蚕的保护率为86.67%,质量比较稳定,且对蚕无毒害作用。试验筛选出三氯异氰脲酸+焦糠粉(5%有效氯)的组合D_3为比较理想的防控白僵病药物组合。

    2022年04期 v.5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研究与综述

  • 广西鲜茧缫丝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展望

    朱方容;韦伟;何骥;肖丽萍;

    鲜茧缫丝历史悠久,是干茧缫丝工艺的前身。大量研究表明,鲜茧缫丝能提高解舒率,提高工效,能获得食品级蚕蛹,提高蚕蛹的价值。鲜茧丝与干茧丝在物理性质上没有大的差异,尽管鲜茧丝有丝胶多、抱合力降低、糙点多、易起毛等缺点,但都能改进。广西近年来在鲜茧缫丝及配套技术的各个方面研究应用上成果较多,在鲜茧缫丝的丝质量和相关技术、选茧工艺和煮茧工艺、以及冷藏蚕茧和蚕蛹的冷库设施建设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申请并获得了较多的国家发明专利,在鲜茧缫丝方面,广西处于领先地位;广西还制定和实施地方标准《鲜茧生丝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冻鲜蚕蛹》,执行相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技术标准,应用几年来已获用户认可。广西鲜茧缫丝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鲜茧缫丝技术,完善技术标准。

    2022年04期 v.59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广西蚕区蚕桑产业竞争力及发展趋势研究

    于永霞;毛洪斌;蒋璇;冉艳萍;苏林;韦伟;

    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采用集中率、区位熵、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以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对8个蚕区(6个主产区+2个非主产区)进行竞争力分析,对广西不同蚕区的竞争力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河池市的蚕桑规模对全区蚕业总产量的贡献率逐年上升,百色市的集中率逐年上升,是增长最快的地区,多项指标显示百色市的蚕桑产业发展迅速。结果显示,广西蚕区竞争力最强的是河池市;竞争力较强的是南宁市、柳州市、来宾市、百色市;竞争力弱的是桂林市、贵港市、玉林市。建议各蚕区因地制宜加快蚕桑优势区域的建设、以科技为支撑带动蚕桑产业发展、以项目带动发挥蚕桑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加快蚕桑资源综合为未来蚕桑产业发展方向。

    2022年04期 v.59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蚕桑产业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以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为例

    邓惠文;

    为应对河池市桑蚕茧丝绸全产业群日益迫切的人才需求,实施桑蚕高素质农民培育是进行人才供给的有效举措,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河池市蚕农的生产经营现状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现状,发现存在产业经营形式单一、产业规模小、种养技能弱、病虫害发生率高居不下、培育机构多头执行培训效果不佳、农民培训机会不足、培训方式有待丰富、培训精准性不够等问题。分析问题的内在原因是蚕农技能知识结构单一无力拓展产业、生产经营组织水平低缺少领头羊、养殖新技术宣传推广不足、蚕农整体的学历水平不高、培训机构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农民受培训途径少、缺乏线上培训引导、培训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提出对接产业建设桑蚕专业课程体系、组建“桑蚕+”师资团队助推产业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选编新教材、加强示范引领、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材形式、深化桑蚕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体系管理、推广线上教学平台、促进培训后期继续教育学习和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等促进高素质农民桑蚕人才培育的对策建议。

    2022年04期 v.5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桑叶油茶发展现状分析

    梁贵秋;刘开莉;莫炳巧;陆春霞;肖潇;徐雯雯;周晓玲;李小群;林强轩;

    系统阐述了桑叶油茶的研发背景、特点及发展现状,从挖掘和开发方便型桑叶油茶的养生价值,以科技力量推动桑叶油茶产业发展、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促进桑叶油茶原料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桑叶油茶的宣传、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桑叶油茶的发展对策,为今后桑叶油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59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广西桑蚕干茧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

    陆润安;赖宥里;

    广西是我国桑蚕茧生产的主要省份,蚕茧生产已成为该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对广西桑蚕干茧质量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充分调研,阐述了目前广西桑蚕干茧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影响桑蚕干茧质量的影响因素,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和对策,以期提高桑蚕干茧质量,促进农户经济收入提高,保证广西桑蚕产业的稳定发展。

    2022年04期 v.59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来宾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唐茂荣;韦春沙;胡好;罗琳琳;许园园;莫小忠;

    从蚕桑生产规模与布局、丝绸加工发展及蚕种繁育、科技创新、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新技术推广等5个方面分析了广西来宾市蚕桑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来宾市当前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从问题和挑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加强本土人才培养,生产设施改造提升、科学防范家蚕农药中毒等对策建议。

    2022年04期 v.59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东兰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潘文勇;汤庆坤;宾荣佩;覃隆;贾雪峰;蓝必忠;廖艳梅;

    针对东兰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人才缺乏、小蚕共育规模小、质量不高和饲养技术不规范、综合防病意识弱、轻桑园管理导致单产和效益低、桑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推动东兰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规范小蚕共育管理,保障商品小蚕质量;加强桑园管护及加大投入升级养蚕设施,增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提高养蚕经济效益;提高桑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积极融入东、巴、凤旅游一体化推进蚕桑文化旅游发展,促进蚕桑旅融合发展等。

    2022年04期 v.59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科技动态

  •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正>1. TONG X L,HAN M J,DAI F Y,et al. High-resolution silkworm pan-genome provides genetic insights into artificial selection and ecological adapt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s41467-022-33366-x.(2022).[题目]高分辨率桑蚕泛基因组为家蚕人工选择与生态适应研究提供了遗传基础[摘要]家蚕是重要的绢丝经济昆虫,蚕丝也享有“纤维皇后”的美誉。目前,家蚕的参考基因组已经无法满足家蚕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育种的更高需求。因此,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代方银课题组对1078个桑蚕品系进行了深度重测序,并对其中545个代表性品系进行了基因组三代测序及从头组装。在本研究中,

    2022年04期 v.5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汤庆坤;宾荣佩;

    <正>2022年9月2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评选结果,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标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优质高效蚕业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该站正高级农艺师黄旭华获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是我国农业领域级别最高的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此次丰收奖,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是广西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单位。

    2022年04期 v.59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示例

    <正>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15-05-15发布,并于2015-12-01实施。新标准是一个基础性、通用性的国家标准,专门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新标准共给出了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分别是: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其中A、CM、DS、Z是新增加的。新标准给出的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2022年04期 v.59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调研农业科技工作

    苏林;

    <正>2022年10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率队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调研农业科技工作。调研组一行参观了蚕业站科研成果展示馆,深入了解广西蚕桑产业近年来在人工饲料养蚕、资源综合利用、品种选育推广等领域的科技工作开展情况。方春明指出,近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在推动全区蚕桑产业发展和科研成果突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骄人的成绩。下一步,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2年04期 v.59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正体与斜体的使用规则

    <正>物种的学名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H Ⅰ、EcoR Ⅰ、Msp Ⅰ、Sau3A Ⅰ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

    2022年04期 v.59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中国丝绸协会专家组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开展商务部茧丝绸专项资金项目专题调研

    苏林;蓝必忠;

    <正>2022年9月23日,受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的委托,中国丝绸协会秘书长刘文全率专家组一行10人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对该站实施的商务部2021年茧丝绸专项资金项目“‘桂蚕8号’新品种推广应用及配套技术”进行专题调研。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人工饲料养蚕示范基地、桑蚕母种种性保持与繁育中心、

    2022年04期 v.59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2022年全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宜州区召开

    苏林;

    <正>2022年9月2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河池市农业农村局、宜州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2年全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河池市宜州区召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郭绪全,河池市副市长黄贤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孙庆磊、种业管理处处长钟志坚、种植业管理处一级调研员梁群,河池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覃家旺,河池市宜州区副区长卢炳胜,以及全区各有关市县蚕业站(或经作站)站长和技术骨干、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相关人员共129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标主持。

    2022年04期 v.59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2022年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技术培训班在南宁举行

    韦红群;何松涛;

    <正>2022年11月14—18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蚕种业协会在南宁举行2022年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技术培训班及检验检疫技能竞赛。全区17家蚕种生产单位的检验检疫技术骨干及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相关人员共40人参加。培训班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专家授课。培训内容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

    2022年04期 v.5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广西蚕业》(季刊)2022年第59卷总目次

    <正>~~

    2022年04期 v.59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广西桑蚕产业创新团队

    <正>广西桑蚕产业创新团队主要针对桑蚕产业发展的问题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桑蚕新品种选育、桑蚕病虫害防治、桑蚕资源综合利用与种桑养蚕配套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等工作。团队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韦伟担任首席专家。共设育种、养蚕、病虫害防治、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经济4个功能专家岗位以及百色、柳州、宜州、宾阳4个综合试验站。自2010年以来,在国家农业农村部、广西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队紧紧围绕桑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桑蚕品种选育、种桑养蚕技术、病虫害防治、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等系列研究及推广,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2022年04期 v.59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欢迎投稿及订阅《广西蚕业》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感谢新老读者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欢迎国内外蚕桑科研专家学者、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界关心蚕桑产业发展的人士投稿和订阅本刊。

    2022年04期 v.59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