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试验研究

  • 家蚕雄蚕品种桂蚕18号的选育

    刘艳伟 ;苏红梅 ;黄文功 ;韦博尤 ;黄玲莉 ;安春梅 ;李枫烨 ;黄扬玉 ;闭立辉 ;

    桂蚕18号是夏秋用专养雄蚕品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培育,并于2024年通过省级审定。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桑叶常规饲养该品种,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血液型脓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对血液型脓病有较强的抵抗性;龄期经过相仿;强健性好,其虫蛹生命率、结茧率为95.73%、98.22%,分别比对照高2.15%、0.68%;雄蛹率99.93%;万头产茧量14.908 kg,比对照低4%;茧层率为23.31%,比对照高2.34%;万头茧层量为3.475 kg,比对照高6.73%;一茧丝长1 004 m,比对照长81 m;鲜茧出丝率18.09%,比对照高1.92%;解舒率78.4%,净度94.1分。农村生产鉴定试验结果显示,桂蚕18号健蛹率97.49%,比对照高4.39%,张种产茧量为36.45 kg,增产2.88%,斤茧粒数为332粒。

    2025年03期 v.62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然绿茧选育方法研究

    蒙艺英 ;韦博尤 ;黄文功 ;冉艳萍 ;安春梅 ;刘艳伟 ;黄玲莉 ;卢柏强 ;陶积阳 ;

    利用优质白茧品种和天然深绿茧种质资源,采用杂交及回交方法选育出第一代天然绿茧品系,采用单杂交方法选育出第二代天然深绿茧品系,再创新利用第一代天然绿茧品系和第二代天然深绿茧品系,采用“天然绿茧品系×天然深绿茧品系”单杂交选育方法选育出第三代天然深绿茧品系。组配成的四元杂交天然绿2号在广西蚕业站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具深绿茧率100%的特点,结茧率96.14%、虫蛹生命率94.93%、全茧量1.52 g,分别比对照高0.21个百分点、1.99个百分点、6.29个百分点;茧层量0.301 g,茧层率19.83%,分别比对照低0.66个百分点、1.39个百分点;万头产茧量14.99 kg,比对照高1.68个百分点;一茧丝长860 m,解舒率87.8%,比对照分别低1.83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净度分94.5分。天然绿2号的育成表示广西在天然绿茧选育研究工作进程中取得很大突破,也为广西实现天然深绿茧机械缫丝打下坚实基础。

    2025年03期 v.62 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蚕12号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成绩对比试验

    王永生;杨海;陈松;杨丽莎;杨伟克;范永慧;杨启慧;刘敏;李涛;朱水芬;

    为探索自主选育的小蚕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云蚕12号不同龄期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以及进一步完善人工饲料育各龄期饲育技术,以云蚕12号为试验对象,开展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的饲育成绩对比试验。试验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调查比较了云蚕12号在1~2龄人工饲料育、1~3龄人工饲料育、1~4龄人工饲料育、全龄人工饲料育、全龄桑叶育5种饲养模式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强健性及蚕茧质量。结果表明,云蚕12号采用1~2龄、1~3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生命力、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重要指标方面表现优良,饲养效果好。采用全龄人工饲料育表现为蚕体小、茧形小、茧层薄,饲养效果不理想。研究结果为云南省农村1~2龄或1~3龄人工饲料育饲养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6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干制桑芽菜加工工艺

    徐雯雯 ;陈菁 ;莫炳巧 ;陆春霞 ;刘开莉 ;肖潇 ;李安华 ;梁贵秋 ;

    为提高干制桑芽菜的品质和加工效率,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正交试验优化加工工艺。以嫩桑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加工工艺,选取漂烫时间、冷却时间、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叶绿素、总多酚、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总黄酮活性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干制桑芽菜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漂烫时间>干燥温度>冷却时间。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漂烫时间30 s、冷却时间2 min、干燥温度80℃。在此条件下,干制桑芽菜的综合品质最佳,叶绿素、总黄酮、总多酚、多糖、DNJ含量分别为1.278、7.974、5.120、34.993、1.262 mg/g。

    2025年03期 v.62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用阿维菌素复配剂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

    杨振国;苏振国;谢道燕;李玲利;白兴荣;

    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是被广泛使用的农用杀虫剂之一,为了明确微量阿维菌素类农药对家蚕结茧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评价了4种常用阿维菌素复配剂对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药液浓度大于10~(-3)mg/L连续饲喂家蚕4龄起蚕,可使其中毒后陆续地全部死亡;在低于10~(-4)mg/L的剂量下,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可使家蚕的结茧率显著降低、死笼率显著增高,所结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因此,微量阿维菌素类农药对家蚕的结茧性能存在显著的影响,桑园及周边作物应禁止使用含阿维菌素类的农药。

    2025年03期 v.62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溶剂脱脂对桑蚕蛹蛋白物理特性影响

    刘开莉 ;陆春霞 ;谢启凡 ;莫炳巧 ;徐雯雯 ;肖潇 ;陈菁 ;梁贵秋 ;

    桑蚕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分析不同溶剂脱脂对桑蚕蛹蛋白物理特性的影响,对蚕蛹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无水乙醇、石油醚、正己烷、异丙醇和环己烷等五种不同溶剂对桑蚕蛹进行脱脂,分析不同脱脂溶剂对桑蚕蛹蛋白色差值、溶解度、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等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脱脂的桑蚕蛹蛋白粉白度值最佳,为69.08±0.02;无水乙醇、石油醚和正己烷脱脂的桑蚕蛹蛋白溶解度最好,分别为(58.74±0.01)%、(58.72±0.02)%、(58.71±0.02)%;环己烷脱脂的桑蚕蛹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好,分别为(93.46±0.01)m~2/g、(26.04±0.04)%;异丙醇脱脂的桑蚕蛹蛋白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最好,分别为(6.818±0.051)、(4.545±0.023)。试验结果为桑蚕蛹蛋白质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025年03期 v.62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更换桑叶和添食蜕皮激素对不结茧家蚕结茧性能的影响

    谢道燕;杨振国;

    为明确更换健康桑叶和添食蚕用蜕皮激素对取食污染桑叶导致不结茧家蚕的结茧性能的影响,采用常规饲育的方法,在1~4龄用污染桑叶饲喂,5龄起蚕后更换健康桑叶,并于5龄第5、6、7 d分别添食蚕用蜕皮激素,评价各处理对不结茧家蚕的结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龄期饲喂农药污染桑叶家蚕的结茧率仅为1.75%,而1~4龄饲喂污染桑叶,5龄起蚕更换健康桑叶饲喂的家蚕结茧率为94.64%;全龄饲喂污染桑叶,在5龄第5、6、7 d分别添食蚕用蜕皮激素能改善家蚕的结茧率,但多数为薄皮茧。因此,5龄起蚕更换健康桑叶能有效提高不结茧家蚕的结茧率,研究结果可为农药污染桑叶造成的家蚕不结茧挽救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025年03期 v.6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合信息

  •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示例

    <正>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15-05-15发布,并于2015-12-01实施。新标准是一个基础性、通用性的国家标准,专门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新标准共给出了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分别是: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其中A、CM、DS、Z是新增加的。新标准给出的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2025年03期 v.62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体与斜体的使用规则

    <正>物种的学名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 H I、Eco R I、Msp I、Sau3A I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基因及表型产物的符号表示基因座名的英文缩写用斜体,一般为小写字母,如:sch。基因位点用正体大写,突变或等位基因的符号或数字用正体,如:大肠杆菌aro G基因、突变基因arg S△r245。基因表型产物符号用正体。蛋白质名称的英文缩写用正体,首个字母大写或全部大写。

    2025年03期 v.62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与综述

  • 基于CitySpace知识图谱对丝胶蛋白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臧宇凡;韩玉龙;张宵旰;李季生;

    丝胶蛋白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研究价值,为对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基于计量学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文文献及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英文文献,使用CitySpace软件分析发文量、作者、机构及国家等,梳理近年丝胶蛋白研究进程与动态,挖掘其发展领域与前景,把握研究热点,为相关应用、科研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分析结果显示,近二十年中文文献发文量稳定,英文文献近年明显上升;中文发文最多作者为朱良均,英文为Zhao,Ping;中文发文最多机构为苏州大学,英文为Southwest University;中国是英文文献发文最多国家,居重要地位。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集中于力学性能、应用及氧化应激等,中文侧重糖尿病防治与抗氧化,英文侧重伤口愈合。由此可见,丝胶蛋白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正处于深度挖掘阶段,力学性能及医学功能是当前及未来研究热点,其深层次开发与创新亦需重点关注。

    2025年03期 v.62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研究综述

    李燕飞 ;陆呈宏 ;刘开莉 ;李乙 ;陆春霞 ;梁贵秋 ;彭业成 ;吴婧婧 ;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弘扬传统丝绸文化、促进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作为全球最大的蚕桑生产国家,我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已从种桑养蚕缫丝的传统模式向种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印染加工、服装成衣、副产品综合利用、科普文旅等全产业链开发转型。通过概述我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成效、存在问题,提出加大政策支持构建多元投资机制、强化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深综合开发构建多元经营体系、强化品牌引领构建现代产业生态、推进企业整合构建集群发展新格局等对策,旨在为推进我国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实践路径。

    2025年03期 v.62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园间套种玉米模式的探析——以靖西市南坡乡为例

    吴婷;莫荣利;黄柳鲜;邱长玉;曾燕蓉;陆晓媚;朱光书;张朝华;石华月;林强;Huang Sheng;

    随着桑园与农作物争地的矛盾日益凸显,靖西市开展探索春种夏收和夏种秋收等“桑+粮”套种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机抽取15户实施套种的农户进行效益比对,结果表明,春种夏收间套种模式纯收入6 067.79元/667 m~2,比无间套种桑园增加216.73元/667 m~2,增3.7%;夏种秋收间套种模式纯收入6 058.44元/667 m~2,比无间套种桑园增加收入207.38元/667 m~2,增3.54%。分析结果表明桑园间套种玉米即能稳桑扩粮促增收,又能使有限土地效益最大化,减少耕地流失,为保障桑园面积同时减少耕地“非粮化”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2025年03期 v.62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技动态

  •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刘丹 ;莫荣利 ;刘芬梅;

    <正>1. HOU J,DU Y,SHAO Y,et al. Identification,Albanol B inhibits glioblastoma progression by inducing senescence and apoptosis via the RNF6/p27 signaling axis. Phytomedicine. DOI:10.1016/j.phymed.2025.157056.(2025)[题目]Albanol B通过RNF6/p27信号轴诱导细胞衰老与凋亡,从而抑制胶质母细胞瘤进展。

    2025年03期 v.62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