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方容;林强;肖丽萍;
为了探索桑树四倍体的高效利用和提高桑树育种效率,用4个桑树同源四倍体作母本,6个桑树同源四倍体作父本,按NCII杂交设计进行杂交组合试验,调查了杂交一代群体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桑叶产量,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同源四倍体杂交一代的桑叶产量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桑树同源四倍体作亲本组配杂交组合,能够获得桑叶产量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父本、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对F1的桑叶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特殊配合力与平均优势、对照优势高度正相关,可以用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预测杂种优势;桑树四倍体桑叶产量的广义遗传力(hB2)为70.96%,狭义遗传力(hN2)较小,仅为8.70%,平均显性度(H/D)1/2>1;四倍体的桑叶产量的遗传方式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上位性作用,存在超显性作用。
2019年04期 v.5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博尤;苏红梅;黄玲莉;黄文功;张桂征;张雨丽;蒙艺英;闭立辉;
为了选育出可以专养雄蚕的品种,突出雄蚕个体体质强健、好养、桑叶利用效率高、茧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以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以下简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选育素材,经过多年的筛选与组配、鉴定,育成了专养雄蚕特殊用途的强健性家蚕新品种桂蚕3号,并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平均雄蚕率97.70%,结茧率、虫蛹生命率分别为95.46%、92.33%,茧层率22.601%,万头产茧量13.770 kg,万头茧层量3.115 kg,茧丝长984.4 m,解舒率74.10%;干茧出丝率43.17%,净度94.19分;省级农村联合鉴定中,桂蚕3号的雄蚕率为98.90%;死笼率为7.74%,张种产量31.64 kg,茧层率21.255%,干茧出丝率40.25%,茧丝长855.0 m,解舒率72.60%,净度94.16分,茧色均匀。
2019年04期 v.56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安皆;娄齐年;李化秀;施新琴;张亚平;郭洪恩;
桂蚕5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家蚕新品种,为了检验该品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进行1~2龄粉体蒸煮饲料育,3~5龄桑叶育试验,通过与对照两广二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桂蚕5号对饲料的摄食性较好,发育整齐度高,蚕体质量较大,虫蛹生命率、全茧量有所增加,茧层率略有降低;丝质方面茧丝长、净度略有下降,但仍然适合进行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
2019年04期 v.56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唐茂荣;石■韬;潘虹;
为开展蚕沙多元化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病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以蚕沙堆肥处理组为试验组,以施用甘蔗专用药肥噻虫嗪为对照组,调查蚕沙堆肥在甘蔗"双高"栽培上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甘蔗原料茎长比对照短3.37%,蔗茎直径比对照组短0.66%,而每100 cm平均有效茎数比对照增多10.75%;试验组甘蔗压榨汁的蔗糖分为14.95%,比对照组甘蔗压榨汁的蔗糖分(16.11%)低1.18%。试验组甘蔗虫节率为0,而对照组甘蔗虫节率为10.55%。试验组甘蔗每667 m2产量比对照组多0.194 t,增幅2.84%。根据显著性分析,P值为0.024,差异显著(P<0.05),说明甘蔗施蚕沙堆肥后对单位面积甘蔗的产量具有增产作用。
2019年04期 v.56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彬;
圆栅式分离机是自动缫丝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为探讨其工作过程中对鲜茧分离率和纤度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调整出水口距圆栅滚筒的直线距离,分离率和纤度的数据,进而找出出水口相对有利于生产的位置。试验结果表明,出水口距圆栅滚筒的直线距离在45 mm以内时,蛹衬分离率都在90%以上,且生丝规格符合生产计划,直线距离在40~45 mm时对生产较有利。
2019年04期 v.5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秋云;
<正>宜州区安马乡顺丰桑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6月,位于安马乡安马社区木塘屯。该合作社坚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精神,不断完善育蚕基础设施,健全蚕桑服务团队。合作社拥有小蚕共育室16间,贮桑室200 m~2,桑叶保鲜冷库25 m~2,每批可育小蚕1 000张,年育商品小蚕约1万张。长期熟练工人10人,可以提供就业岗位60个。2019年全年发放蚕种约7 000张,该社负责安马片区贫困户帮
2019年04期 v.56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培芬;虞崇江;
<正>"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单位,感谢黄书记。"天等县盛典村新民屯的贫困户黄德力在11月1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天等县盛典村开展"一帮一联"入户走访过程中说道。黄德力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标的扶贫对接联系贫困户之一,他口中的黄书记是蚕业总站派驻天等县盛典村的第一书记黄景滩。在当天的入户走访中,李标站长了解黄德力近期的生产情况后,
2019年04期 v.56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黎莹莹;张桂征;
<正>2019年10月8日-11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采用小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模式中试桂蚕5号20张,收获鲜茧762
2019年04期 v.56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文;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出通知,公布认定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这是宜州区继河池市恒业茧丝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农业产业
2019年04期 v.56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安华;赖艳梅;宾荣佩;贾雪峰;蓝必忠;滕伟国;李秋云;董桂清;汤庆坤;
以桂桑优12杂交桑种子园为样本,对2018年的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10 hm2种子园总成本为774 391元,其中土地租赁成本150 000元,物资成本365 727元,人工成本258 664元,净利润为250 3049元,折合每667 m2种子园净利润为16 686.99元。分别分析了剪枝、采果、桑种子淘洗加工等生产环节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规划种子园、提升机械化水平、增加种子园的综合收益等提升种子园经济效益的举措。总结得出广西杂交桑种子园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同时伴有高风险的项目,需要有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
2019年04期 v.5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秋英;
通过对繁育桑树扦插苗与嫁接苗的总成本投入、产值、收益、及利润率等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繁育扦插苗的成本明显低于嫁接苗,但嫁接苗的收益较高。建设667 m2育苗圃,嫁接苗的物质与服务成本投入是扦插苗的8.69倍,人工投入是扦插苗的1.13倍,净利润至少高出扦插苗1.5倍。繁育扦插苗总成本投入中,劳务投资费最高,占总成本的72.18%。嫁接苗相反,投入物质服务费高于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64.47%;嫁接苗的产值、现金收益及利润率与投入成正比,各项指标均高于扦插苗50%以上,表现出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嫁接苗的单价较高。分析认为,提升繁育桑苗经济效益需要从政府扶持、技术引导和推进机械化、省力化入手。
2019年04期 v.56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国栋;周晓玲;蒋满贵;余武昌;田智得;
为保证广西蚕业发展和蚕桑生产用种需求,根据蚕种保护、冷藏浸酸、蚕种催青等技术特点,对广西蚕桑种质资源冷藏保护库进行设计。从冷库设计思路,冷库设计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广西蚕桑种质资源冷藏保护库的整体规划,并根据实际生产成效,分析了广西蚕桑种质资源冷藏保护库建成后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今后蚕桑种质资源冷藏保护库的建设和改造提供有力参考。
2019年04期 v.56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陆春霞;董桂清;梁贵秋;潘志新;周晓玲;刘开莉;肖潇;黄正勇;吴婧婧;
桑黄是珍贵的食用药真菌,含有多糖、黄酮、多酚、萜类等活性成分,为了探索桑黄在药用领域的开发价值以及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就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桑黄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人工栽培方面的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今后在桑黄资源产业化开发方面提供参考的依据。
2019年04期 v.56 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1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董桂清;文柳璎;滕伟国;宾荣佩;蓝必忠;汤庆坤;贾雪峰;
为了更好的加快百色市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分析了百色市发展桑枝食用菌优势,针对该地区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品种结构,深加工做强桑枝食用菌;提高菌农素质,强化产业意识;加强政府扶持,狠抓示范基地建设等建议,以期为百色市桑枝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9年04期 v.56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马靖羽;龚美霞;虞崇江;白雪;李莉;乐波灵;
为弘扬蚕桑科普文化,通过在南宁市多个幼儿园、小学开展蚕桑科普活动,阐述蚕桑科普在青少年儿童教育中的意义,结合项目组的调研,分析总结近年来活动中取得的成效、不足及宝贵经验,并提出对今后广西蚕桑科普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
2019年04期 v.5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覃海鲜;全诚;田孟宇;陆方苗;蓝必忠;
针对近年来环江县蚕病发生的主要情况,分析该县蚕病发生的气候、环境和蚕农管理方面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养蚕设施、加强消毒防病、合理规划生产安排、加强桑园管理、落实综合防病技术措施等对策,以期为该地区蚕桑病害防控,蚕桑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参考。
2019年04期 v.56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正>~~
2019年04期 v.56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9年04期 v.5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特种经济动植物》(原名《国外特种经济动植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主办的特种经济动植物专业性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吉林省科技期刊30强。1982年创刊,月刊,大16开,56页。本刊面向生产和用户,为科技兴农、振兴农村经济、农民科技致富服务,奉行科学、适用、及时的办刊方针,介绍特产农业、特色农业新技
2019年04期 v.56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9年04期 v.56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广西蚕业》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共同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开本,季刊,每季末月的30日出版。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蚕业科研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及蚕业战线上的工作者。1.征稿范围本刊主要刊载蚕桑产业的科学试验、病虫害防治、产业发展、蚕业经济等方面的具有先进性、科学
2019年04期 v.56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2019年04期 v.56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