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试验研究

  • 桑树根结线虫病有效防治技术措施初探

    宾荣佩;陈小青;罗坚;黄艺;唐燕梅;毛丽丽;潘启寿;白景彰;黄红燕;

    在感染桑树根结线虫病田块里,用噻唑膦、阿维菌素、吡虫啉、灭线磷、毒死蜱、辛硫磷、淡紫拟青霉和厚孢轮枝菌8种农药的9种制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后,栽种敏感品种——桂桑优12健康桑苗,结果显示以5.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防治效果最好,达92.32%;10%噻唑膦颗粒剂防治效果次之,为88.42%;对家蚕的残毒期最长的是5.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为67 d。结合桑树根结线虫的生活习性、根结线虫病的发病规律和广西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土壤翻晒、土壤细作、土壤药剂消毒和桑苗药剂浸根等一套有效防治桑树根结线虫病的技术措施。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措施,在重病区的桑园重新种植桑树,桑树根结线虫病的田间根结防效达95%以上,对家蚕的残毒期为67d,值得推广应用。

    2019年01期 v.5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蚕新品种苏荣×锡玉在如皋市的试养初报

    周慧勤;章亚蓓;潘中华;许梦;钟粤桥;司马杨虎;

    家蚕新品种苏荣×锡玉已经获得江苏省蚕品种证书,为进一步检验该品种在如皋地区的农村适应性,对该品种进行试养调查。通过对家蚕新品种苏荣×锡玉试养并与现行品种菁松×皓月进行比较分析,调查该品种蚕期发育表现、主要经济性状和抗性,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蚕期发育表现、主要经济性状和抗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在如皋地区适应性较强。认为该品种适宜在如皋市农村进一步推广。

    2019年01期 v.56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两广二号中系雄蛾冷藏24h对杂交原种良繁的影响

    叶建蔚;汤庆坤;黄扬玉;莫炳巧;冉艳萍;莫柳静;

    在杂交原种生产中常出现因品种间发蛾不一致而冷藏雄蛾的现象。为了解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中系杂交原种生产中,对交品种雄蛾6℃冷藏24 h对生产杂交原种质量的影响而设计试验。结果显示:932雄蛾6℃冷藏24 h后与芙蓉雌蛾交配,芙蓉×932(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良卵率均显著低于芙蓉×932,并且芙蓉×932(冷)雌蛾单蛾产卵率和良卵率个体间开叉大。芙蓉雄蛾6℃冷藏24 h后与932雌蛾交配,932×芙蓉(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显著低于932×芙蓉;良卵率差异不显著。

    2019年01期 v.5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改善桑叶茶感官品质的方法研究

    胡书苑;张亚琼;丁晓雯;黄先智;

    为有效提升桑叶茶感官品质,采用添加抗氧化剂改善茶汤色泽,添加风味剂提升茶汤香气及滋味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茶多酚3种抗氧化剂对改善桑叶茶汤色泽都有较好的效果,茶叶样品中添加抗坏血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3%,即每克茶以200 mL热水冲泡时茶汤中抗氧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065%的桑叶茶综合效果最佳;在桑叶茶中分别添加茉莉香精(花香型)、柠檬香精(果香型)、奶油香精(奶油香型)等风味物质,综合考虑,以茶叶样品添加13%抗坏血酸钠和10%柠檬香精的综合效果好,感官审评得分最高。

    2019年01期 v.56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家蚕饲料效率的研究概况

    刘艳伟;安春梅;张雨丽;王平阳;李莉苓;黄玲莉;韦博尤;闭立辉;张桂征;

    饲料效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直接关系着生产经济效益,因此提高饲料效率的研究有重大的意义。家蚕饲料效率是指食饵量与产物量之比,此概念是借鉴和引用于禽畜类的饲料效率。通过阐述家蚕饲料转化效率的概念、评定指标、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显示与禽畜类饲料效率相比家蚕的饲料效率较低。诸多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纳米材料等外源物质有助于提高家蚕的饲料效率,尤其是在家蚕人工饲料的制作中表现尤为重要。通过提高家蚕饲料效率的方式,提升家蚕经济效益的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2019年01期 v.5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广告、信息索引

  •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正>南充蚕具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创立于1 997年,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蚕桑产业的省力化、自动化、智能化领域,业务遍及国内外各大蚕区。作为大型蚕业机具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在桑园管理、蚕桑育种、家蚕饲养、蚕茧收烘、蚕桑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南充蚕具公司发起人最早从事蚕业机具研制可以追溯到1974年,开始试制"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45年来,南充蚕具以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的解决方案坚持不懈地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以优质的产品性能、令人信赖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业界独树一帜。

    2019年01期 v.5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正>现代化蚕业机具一站式采购平台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致力于蚕业省力化、自动化设备研制、销售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的实验基地。公司依托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专家团队,集数十年蚕业机械研制推广经验,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成功推出养蚕机、电脑催青设备、各龄蚕饲育机具、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及收烘设备等系列先进现代蚕业生产装备,同时为现代茧丝绸公司提供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本着继承、创新的理念,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蚕业工业化解决方案和硬件支撑。

    2019年01期 v.56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及订阅《广西蚕业》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感谢新老读者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欢迎国内外蚕桑科研专家学者、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界关心蚕桑产业发展的人士投稿和订阅本刊。

    2019年01期 v.56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蚕业信息索引

  •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召开2019年第一次全区蚕种生产形势分析暨产销交流会

    李乙;

    <正>2019年2月28日下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南宁召开2019年第一次全区蚕种生产形势分析暨产销交流会,全区近20家蚕种生产单位代表、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关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结合蚕种生产入库数据、面上生产数据、茧丝绸出口数据以及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当前的蚕种产销做出了综合形势分析,指出去年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了一定经济预期,导致茧丝绸产品价格出现了一定下行,鲜茧收购价格也出现一定程度下行,但进入2019年,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茧丝绸

    2019年01期 v.56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体与斜体的使用规则

    <正>物种的学名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HI、EcoRI、MspI、Sau3AI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基因及表型产物的符号表示基因座名的英文缩写用斜体,一般为小写字母,如:sch。基因位点用正体大写,突变或等位基因的符号或数字用正体,如:大肠杆菌aroG基因、突变基因argS△r245。基因表型产物符号用正体。蛋白质名称的英文缩写用正体,手写字母大写或全部大写。

    2019年01期 v.56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成果获201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毛洪斌;

    <正>近日,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关于201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桂政发[2019]13号),其中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朱方容研究员主持的"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桑蚕茧丝绸产业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重点打造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为提高广西蚕桑生产技术、茧丝加工技术以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提升丝绸深加工开发能力,"桑蚕茧丝绸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被列为广西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重大专项,涵盖4个项目32个课题。

    2019年01期 v.5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量单位

    <正>为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的规定,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执行。单位符号均用英文小写(正体),不允许对单位符号随便进行装饰。现将本刊常用计量单位和符号标准标示如下,请作者参照执行。时间:日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表示。面积:分别使用m~2、hm~2,不用亩。纤度:分别使用tex、dtex,不用D。旋转速度:用r/min,不用rpm。

    2019年01期 v.56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科技服务团荣获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称号

    龚美霞;

    <正>近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知》,广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科技服务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团队",广西仅有两个团队获此殊荣。广西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科技服务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依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广西蚕桑创新团队和广西贫困村蚕桑科技特派员团队组建而成。多年来一直把蚕桑优势特色产业作为

    2019年01期 v.56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示例

    <正>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15-05-15发布,并与2015-12-01实施。新标准是一个基础性、通用性的国家标准,专门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新标准共给出了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分别是: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其中A、CM、DS、Z是新增加的。新标准给出的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2019年01期 v.56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研究》一书正式出版

    <正>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原站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现任广西种子管理局局长)祁广军推广研究员主持开展的《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研究》项目,获得2017年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学术著作出版项目立项,并于2017年11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研究》一书以"东桑西移"为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广西在承接东部蚕桑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

    2019年01期 v.56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开展全区冷藏蚕种质量检查工作

    谭汪英;

    <正>2019年1月至3月,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工作人员赴宾阳、贵港、兴业、合浦、灵山、宜州、河池、环江以及南宁等地蚕种冷库,对2018年秋制春用原种及一代杂交种进行成品卵质量检查,主要检查蚕种孵化率、良卵率、良卵数、病卵率、产卵面积以及外观包装等,在母蛾镜检的基础上对成品卵进行质量调查,给全区蚕种质量上了"双保险"。

    2019年01期 v.56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题与综述

  • 家蚕微孢子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龚美霞;浦月霞;莫炳巧;冉艳萍;李枫烨;

    家蚕微孢子虫是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具有食下传染和胚胎传染两种途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关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从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序列分析、侵染相关基因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家蚕微孢子虫不同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阐明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的侵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2019年01期 v.56 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生态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曾燕蓉;

    运用SWOT法分析,发现广西生态桑产业具有桑树资源丰富、桑树生长优势明显、蚕桑产业优势强大、产业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蚕桑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生态桑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挑战。认为广西应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大科技部门在生态桑方面的研究投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最大限度提升生态桑发展潜力,促进生态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019年01期 v.56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蚕桑资源药用价值开发与利用的探讨

    黄扬玉;浦月霞;

    为发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对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蚕桑附加值和推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蚕桑资源的各种药用价值,主要从桑资源和蚕资源的研究成果论证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分析了当前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宣传的力度和促进多领域融合等措施,以实现充分开发和利用蚕桑药用资源。通过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保证蚕业健康稳定发展。

    2019年01期 v.5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象州县农民种桑养蚕意愿下降原因分析

    潘家宽;蒋玉莲;

    通过对象州县农民种桑养蚕意愿下降进行调查分析,认为亩桑收益下降、水果种植影响、蚕区环境污染、蚕茧质量不高、省力化器械推广度低是造成蚕农种桑养蚕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建议今后要推广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加强种植引导规划、加强桑枝蚕沙资源化应用、加强宣传指导培训,以推动象州县蚕桑产业的发展。

    2019年01期 v.56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种蓖麻养蚕在产业扶贫中发展前景的分析和探讨

    蒋玉莲;

    针对蓖麻抗逆强,粗生耐长等特点,结合目前我国蓖麻种植的资源利用率低、效益不高等现状,分析了在生态脆弱的地区将蓖麻作为能源作物种植和饲养蓖麻蚕,种养结合的方式在产业扶贫中的优势和种蓖麻养蚕在产业扶贫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贫困地区人员技术培训和蚕期管理,选用合格蚕种等发挥种蓖麻养蚕在产业扶贫中应用优势的关键措施。建议在西部干旱区加快蓖麻的规模化和区域化种植,多元化综合利用蓖麻叶、籽以及蓖麻蚕副产物等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2019年01期 v.56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综合试验室平台建设为例

    王霞;蒋满贵;宋宪军;张朝华;朱方容;黄旭华;唐亮;黄深惠;

    以广西蚕业科研院所为例,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推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建议通过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和实现仪器开放共享、加大实验室的仪器采购和维护费用的投入以及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2019年01期 v.5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对蚕桑生产的影响

    黄深惠;蒋满贵;黄旭华;唐亮;王霞;陈小青;蒋玉莲;潘志新;

    为掌握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对广西蚕业生产的影响,针对桑园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后出现家蚕中毒情况,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防止桑叶受到农药的污染,为避免发生家蚕大量农药中毒事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桑园周边作物农药的种类、广西产区家蚕农药中毒情况、桑园周边作物食用农药种类对家蚕的影响、以及对周边作物使用农药喷药方式,喷药时间及农药种类对蚕业生产的影响的分析,提出对桑园周边防治家蚕农药中毒的措施和建议。桑园周边作物农药的正确使用对保障蚕业生产健康和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1期 v.56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科技动态

  •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正>1. GUO P,WANG Z,WANG Q,LIU H W,ZHANG Y S,XU H Y,ZHAO P. Fibroinase and its physiological inhibitor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silk gland development in the silkworm,Bombyx mori.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DOI:10.1016/j. ibmb.2019.01.003(2019)[题目]纤维蛋白酶及其参与家蚕丝腺发育调控生理抑制功能研究[摘要]纤维蛋白酶是一种早期在家蚕丝腺

    2019年01期 v.56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