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长玉;林强;崔秋英;朱方容;陈立;朱光书;张朝华;石华月;陈芳;
利用SSR标记对22份果桑种质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6对用于这些果桑种质的SSR扩增。结果是共扩增出60条DNA条带,其中A10引物多态性最好,有40条多态性带。单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量范围为1~40条,平均10条。扩增产物长度分布在500~2 000 bp之前,大多集中在500~1 500 bp。利用VISIONWORKS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并通过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亲缘关系图。22份果桑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25~0.68,其中种质8-奶油蜜和23-桂椹92L38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68;1-珍珠白和12-桂花蜜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为0.25。在NG法测定下,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8处,22份果桑种质亲缘关系分为两个大类群。
2018年02期 v.5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辛磊;李秀玲;安慧;覃玥;高丽霞;
枯草芽孢杆菌CP6是从宜州市南蛇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可分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拮抗细菌,经测定表明该菌对家蚕绿僵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获得其抗真菌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及RP-HPLC对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2:78(v/v),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活性物质组分,经UPLC验证为单一峰,即为单一活性组分。
2018年02期 v.55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健伟;周世西;
为进一步了解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效果,对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那乐村的河滩地桑园近4年养蚕效果及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两个村40户农户中,河滩地桑园的每667 m~2桑园产茧量最低为47~50kg,稳定在60 kg以上的农户占70%,90 kg以上的农户占25%。每667 m~2桑园售茧收入最低为1 780元,最高达6978元,稳定在3 000元以上的农户占62.5%,单位桑园面积的产茧量、产值与平地、水田地、坡地等常规地种桑养蚕的效果接近。农户年养蚕售茧总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的农户占75%,3万元以上的农户占45%;人均养蚕售茧收入最低为3 167.8元、最高为1.1万元左右,效益十分显著,可以实现当年种桑养蚕当年就有收入,来年就实现脱贫致富。针对那坡县河滩地发展种桑养蚕的成功经验,总结种养配套关键技术,从选择适宜桑树品种、适时种植、合理密植、蚕造调节与桑采收调整、灾后桑园恢复等方面总结了一套河滩地种桑养蚕关键配套技术,为今后那坡县发展河滩地种桑养蚕,促进那坡县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55 18-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霞;邹源;宋宪军;蒋满贵;张朝华;黄旭华;唐亮;黄深惠;
针对桂桑优12品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本文主要分析得到的基因P450 94A1的cDNA序列。通过对桂桑优12与川桑、桃树、梅树、樱桃、毛果杨、橡胶树、甜橙、葡萄、核桃等9种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测序DNA序列中存在目前P450基因家族公认的同源性保守序列,即功能域——包括P450蛋白的ExxR结构域、FxxGxRxCxG结构及DT组成的疏水区功能,并对其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进行了预测。
2018年02期 v.55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柳静;李枫烨;冉艳萍;兰艳妮;莫炳巧;黄扬玉;陆俣伽;浦月霞;
以四元杂交种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NC9C和NC99R为素材,用雌蛾分别与新鲜雄蛾交配二次(二重交)产卵,调查各处理原种的产卵量、不良卵率和折净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母蛾二重交对桂蚕N2中系原种NC9C×NC99R的单蛾产卵量和折净率有显著影响,而对不良卵率无显著影响;对NC99R×NC9C的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和折净率均无显著影响。
2018年02期 v.5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汪英;贾雪峰;黄胜;李秋云;陈枝;黄双平;黄守洋;
抗生素类药剂自发现后被广泛用于畜禽饲养,其优缺利弊各有评价。蚕农在饲养家蚕过程中添食抗生素类蚕药也屡见不鲜。通过分析蚕农使用抗生类蚕药的利弊,讨论添食常见抗生素类蚕药对蚕桑生产的影响以及滥用抗生素类蚕药通过桑蚕饲养进入食物链进而对生态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建议在蚕桑生产中规范、减少或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蚕药,规范鲜蛹生产,利用生物菌发酵蚕粪。
2018年02期 v.5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旭华;
<正>5月20日,广西科学技术厅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1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成果发布推介会,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应邀参加了此次推介会。推介会上,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对荣获2017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优质蚕种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进行推介。项目负责人潘志新研究员介绍了项目研究取得的核心成果:建立适合广西实际的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优质蚕种繁育技术体系以及创新建立
2018年02期 v.55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亮军;乐波灵;
<正>进入4月中旬,广西第一批春茧"高调"上市,价格同比涨幅超过30%。4月13日,广西最早的春茧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开秤上市,收购价格达56~58元/kg。4月16日,忻城县、靖西市、那坡县、平果县第一批春茧陆续上市,均价超过60元/公斤。那坡县开秤价达66元/kg,平果县更是高达68元/kg,创春茧价格历史新高。受国际和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拉动,2017年全区蚕茧均价49.35元/kg,优质茧达60元/kg。茧价高位
2018年02期 v.5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蓝春青;
<正>"今天卖第二批蚕茧,一斤27元,卖2批收入已达1万元,照这样的价钱和产量,今年我家桑蚕至少有4万元以上收入。"5月7日,忻城县新圩乡龙琴村板老屯村民罗文坚指着钱袋子高兴地说,养蚕真有搞头,现在村里95%以上的农户都种桑养蚕,每年每户至少实现增收1万元以上,桑蚕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效果非常明显。罗文坚依靠种桑养蚕脱贫致富只是该县众多养蚕户中的一个典型。近年来,忻城县集中在"5+2"
2018年02期 v.55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日光;
<正>南宁市近年来着力推行适度规模种桑养蚕,在邕宁、横县、马山等重点蚕区出现了许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种养,高效益产出的蚕桑经合组织或种养大户,现代化蚕桑生产经营模式正逐步取代零星分散的小农经济时代,规模化、集约化种桑养蚕正悄然兴起,蚕桑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邕宁县那楼镇三江村通过引资建成多栋600多m~2的标准化蚕房和66.67 hm~2的高产桑园,每批可
2018年02期 v.55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治蓉;
<正>近年来,那坡县大力发展桑蚕产业,着力构建"桑—蚕—茧"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小蚕茧编织成了该县群众的致富梦。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桑园面积达5 387hm~2,鲜茧产量累计达465.15万kg,产值累计达2.32亿元。桑蚕产业覆盖全县127个行政村67 800户农户(其中:产业覆盖全县59个贫困村,参与种桑养蚕的贫困户达7511户30045人),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实现户均年增收1.8万元。
2018年02期 v.5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庆凌;林秋妮;
<正>"目前,宜州区茧丝绸加工企业达20家,织绸企业3家,宜州区境内75%以上的蚕茧可以就地缫丝加工。"6月1日,河池市宜州区桑蚕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强力推动桑蚕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实现种桑养蚕、茧丝绸加工、物流销售各环节无缝衔接,延长产业链,使桑蚕业成为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2018年02期 v.5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牛定坤;
针对陆良县开展农函大蚕桑专业培训10余年来为全县各乡镇基地村培养了2000余名蚕桑技术骨干,为当地蚕桑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开展农函大蚕桑专业培训存在招收学员难、成果不显著等情况,建议通过联合办学、提高质量、结合产业等方式开展农函大蚕桑专业教学培训,切实提高农函大教学成果。
2018年02期 v.5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浦月霞;冉艳萍;杨东英;龚美霞;刘龙山;唐顺明;
野蚕是重要的吐丝类鳞翅目昆虫,在不同的功能和抗性上表现优势。本文概述了野桑蚕、柞蚕、蓖麻蚕、柳蚕及其他野蚕基因的克隆研究进展,阐明了部分野蚕基因的特性及表达情况,比对野蚕和家蚕的氨基酸序列,分析亲缘关系,以便开展目标明确的分子育种,缩短育种进程,并且对野蚕基因克隆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2018年02期 v.55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刚;
通过阐述广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广西果桑产业发展效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广西果桑产业发展必须科学规划;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桑果采摘、存储、运输和保鲜难题;认真抓好桑椹菌核病的预防;积极开拓国内外消费市场;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等建议。
2018年02期 v.5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开莉;牟龙彬;汤庆坤;许忠裕;李韬;蓝必忠;
从产业规模、多元化经营、市场综合潜力以及新时期发展机遇把控等多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玉林市蚕桑产业的总体情况和科技创新情况,并对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探讨,提出玉林市走特色蚕桑产业发展之路应从加强研发技术推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综合开发利用、实施特色品牌战略等方面入手的对策建议。
2018年02期 v.55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莫炳巧;黄扬玉;兰艳妮;韦建忠;谭汪英;谭福洋;
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群富种养专业合作社作为实际案例,通过对该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政府扶贫政策的重要载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吸引青壮年人群返乡创业等。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府部门对合作社的监管不到位、体制不完善使得贫困户获得收益有限、就业保障不足等方面。建议从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现有经营体制、延长产业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2018年02期 v.5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婧婧;石韡韬;韦岚岚;陆春霞;沈蔚;陈枝;李秋云;董桂清;
对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建议,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通过积极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培育新型蚕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多种新型种桑养蚕模式;全面构建广西蚕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蚕桑综合利用水平,以加快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
2018年02期 v.5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