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红梅;黄文功;张桂征;黄玲莉;闭立辉;
ZHJ-20智能型活蛹缫丝机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研发的新一代活蛹缫丝机,与原使用单茧缫丝机相比,平均单茧数据处理的时间减少了1.15 min/粒,折算人均效率比本单位上一代使用的活蛹缫丝机提高151.14%;其活蛹缫丝检测出的单丝纇节数与丝厂测试的净度比较,净度93.0分~93.5分对应的试验区,纇节数60个以下比例高达73.00%~94.90%,远高于净度91.0分~92.5分试验区33.33%~59.60%;说明该设备在进行单茧活蛹缫丝选育时,优选纇节数在60个以下的个体继代更有利于净度的提高,纇节越少效果越佳。
2015年04期 v.5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秋英;邱长玉;林强;朱方容;曾燕蓉;朱光书;张朝华;
为了掌握桑树种质资源的生态特征及生长规律,通过田间调查测量的方法,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桑树资源圃中44份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枝条、叶片生长速率调查及分析。22 d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倍体桑叶片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其中生长速率较快的种质是桂诱92L-60、桂诱92L-45、桂诱93-187,其叶长增长量分别为21.17 cm、20.23 cm、,叶宽增长量分别为17.60 cm、16.37 cm、17.27cm;二倍体桑枝生长速度则相对较快,以红茎牛枝高增长最快,增长量为35.67 cm,增长速率为1.62cm/d,其次是种质桂7604与邕新8号。在枝、叶生长速度调查周期中,枝高生长速率变化幅度较大,叶长、叶宽相对平缓,且叶长与叶宽生长速率变化曲线趋于一致。2 a树龄的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叶长、叶宽生长速率均以展叶后3~10 d为生长高峰期,枝高则是展叶后的20~24 d达到生长高峰期。
2015年04期 v.52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安春梅;罗梅兰;胡文娟;黄旭华;甘丽红;何松涛;
为了探讨超过标准温度烘烤对家蚕微粒子孢子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烘烤的温度和时间梯度对家蚕微粒子孢子进行处理,并对不同处理的孢子进行影像资料采集。试验发现在显微镜下,用80℃温度烘烤2.5 h以上已不能观察到蓝色光泽;90℃烘烤6.0 h整个微粒子孢子的光泽灰暗;当温度达100℃,烘烤时间达到8.5 h时大部分微粒子孢子的光泽消失,出现整体呈黑色外形稍变,仍有部分微粒子孢子能维持椭圆外形。
2015年04期 v.5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建蔚;冯奔;黄扬玉;黄胜;兰艳妮;谭福洋;
"桂蚕N2"原原种制种中分别交配4 h、5 h、6 h和7 h,调查中系原原种和日系原原种制种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和良卵率。结果表明:延长交配时间能增加有效卵圈数、产卵数、良卵数率,也能提高有效卵圈率和产卵率,但仅NJZ×NJ7交配4 h的产卵率与交配7 h的产卵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4~7 h范围内不同交配时间的良卵率无显著差异。
2015年04期 v.52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安华;
调查两广二号4个亲本交配中、产卵中光线对产卵速率和产卵量的影响,发现不同品种交配中、产卵中对光线的敏感度不一样,对产卵率的影响程度:932×芙蓉>芙蓉×932>湘晖×7532=7532×湘晖,对产卵量的影响程度:932×芙蓉>7532×湘晖>芙蓉×932>湘晖×7532。无论交配中光线明或暗,产卵中暗时芙蓉×932、932×芙蓉产卵速度就快,产卵中明时产卵速度就慢,对湘晖×7532、7532×湘晖的产卵速度影响不显著。交配中、产卵中光线明暗对有效产卵量的影响大过对2日产卵量的影响,因此在原种生产时要做到明交配暗产卵。
2015年04期 v.52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培芬;
<正>为深入贯彻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开展贫困地区科技人才选派和培养工作的通知》(桂科农字〔2014〕4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科技特派员选派和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方案》(桂科农字〔2014〕60号)精神,加强本站与各县(区)科技局、蚕业站的扶贫协作,为提高各受援点农户及相关当地科技人员的种桑养蚕技术水平,增强其对蚕桑产业效益优势及其扶贫后劲的了解程度,切实促进蚕桑科技扶贫出成绩、出实效,结合本单位科技特派员对应各受援点的具体
2015年04期 v.52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聂良文;
<正>2015年10月14日至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鲁成教授到广西调研。在南宁综合试验站祁广军站长和岗位专家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朱方容研究员陪同下到南宁、来宾、柳州、河池、百色等市,考察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河池综合试验站和来宾综合试验站及其试验示范基地。鲁教授一行到南宁综合试验站的宾阳、上林、武鸣等示范县,先后考察宾阳县古辣镇水丽村南宁市现代蚕业核心示范园区、上林县明亮镇水台庄优质桑苗繁育基地、西燕镇江卢村
2015年04期 v.52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伟;
<正>2015年10月20日,自治区农业厅谢泽宇厅长带队到靖西调研生态桑发展工作。谢泽宇厅长先后实地查看了靖西县南坡乡布隆屯石漠化山区和禄峒镇标亮村矿区复垦地的桑树生长情况,并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谈,仔细听取了靖西县政府领导关于利用桑树进行石漠化治理和矿区复垦的情况汇报。当与农户交谈了解到布隆屯通过在石漠化石山上种桑养蚕已脱贫时,谢泽宇厅长对靖西县发展生态桑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赏和充分肯定。他指出,石漠化地区种桑养蚕既能
2015年04期 v.52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叶成;韦思庆;
<正>10月28日,广西第一家茧丝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宜州经济开发区诞生。它的诞生,为全国最大的桑蚕基地和茧丝绸企业提供了一条龙、全方位保姆式的服务。宜州茧丝绸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落实自治区《关于全面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建立的50家孵化器之一,也是我区唯一的茧丝绸专业孵化器,其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
2015年04期 v.52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元荣;
<正>近年来,凌云县党委政府以"东蚕西移"战略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桑蚕产业,始终坚持狠抓蚕业发展不松懈,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茧丝市场复杂多变以及养蚕劳动力紧缺等诸多困难,不断加快桑蚕产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全县主要的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全县桑蚕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态势健康稳步。经过十多年来发展,凌云县桑蚕产业跃居百色市首位,跨入
2015年04期 v.52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乙;蒋满贵;
精制平附蚕种是通过一种无色无味的粘胶将精选过的散卵粘黏在400 cm~2(25 cm×16cm)的牛皮纸上,形整齐美观,犹如电脑排版一样的精制平附种,通过阐述粘着剂的筛选、精制平附种制作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精制平附种。
2015年04期 v.52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潘启寿;宾荣佩;罗坚;白景彰;陈小青;唐燕梅;黄艺;聂良文;
以强桑1号、农桑14号、粤椹大10、台湾大果桑4个桑树品种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在夏季和冬季利用桑树基部、中部、上部3个不同部位枝条,分别用双吉尔GGR6号氨基酸肥料、ABT1号生根粉、根太阳、郑氏生根粉等4种植物生根剂处理,试验大田扦插生根成苗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扦插,4个桑品种基部、中部、上部的枝条扦插生根成苗率均为基部>中部>上部,其中枝条上部生根成苗率均为0;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扦插,4个桑品种的基部枝条自然扦插生根成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台湾大果桑>强桑1号>农桑14号>粤椹大10,以夏季扦插来看,台湾大果桑为44.0%,强桑1号为37.0%和农桑14号为35.7%,粤椹大10为21.7%;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扦插,4种植物生根剂及清水对照在处理强桑1号、农桑14号、台湾大果桑基部枝条的生根成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根太阳>GGR6号>ABT1号>郑氏生根粉>清水CK,以台湾大果桑夏季扦插来看,发根成苗率依次为87.6%、84.3%、81.6%、77.4%、44.0%,在处理粤椹大10的基部枝条生根成苗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根太阳>ABT1号>GGR6号>郑氏生根粉>清水CK,以夏季扦插来看,发根成苗率依次为64.4%、59.0%、57.2%、53.8%、21.7%,说明ABT1号在处理较难发根的桑品种时效果好于GGR6;枝条夏季扦插比冬季扦插生根成苗率高,且桑苗生长较快,以差异最大的粤椹大10基部枝条经郑氏生根粉处理来看,夏、冬季生根成苗率分别为53.8%、39.4%,相差14.4%;夏、冬季平均根长分别为29.6cm、22.6 cm,相差7.0 cm;夏、冬季平均枝长分别为22.1 cm、17.9 cm,相差4.2 cm。
2015年04期 v.52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卓秋虹;黄小丹;许胜;屈达才;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桑树的主要病害,随着广西果桑种植面积的扩大,桑椹菌核病发生逐年严重,已成为制约广西果桑生产的关键瓶颈。通过对广西桑椹菌核病的病原传播侵染过程、病症以及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论述,为桑椹菌核病防控提供参考。
2015年04期 v.52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桂征;张雨丽;黄文功;韦博尤;苏红梅;黄玲莉;蒙艺英;罗坚;闭立辉;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自2005—2014年在家蚕育种方向、育种技术、育成品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十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家蚕育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家蚕品种多元化研发;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创新家蚕品种资源,在抗病家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选育、转基因家蚕品种选育、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活蛹缫丝技术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育成"桂蚕2号"、"桂蚕F95"、"桂蚕H9"、"桂蚕N2"、"桂蚕3号"、"桂蚕4号"等6对家蚕品种,并通过了广西省级审定;为广西蚕业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储备新品种。随着产业逐渐向多元化、省力高效转型,对家蚕品种的需求将提出更多的要求,强抗病抗逆性、优质高产、高效易繁等将成为选育的重点目标。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要加强与国内外家蚕育种单位的交流合作,促进品种资源的交换与流动,培育适合亚热带省力高效的强健、多抗、优质、高产、易繁的优良家蚕品种。
2015年04期 v.52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邱长玉;朱方容;林强;崔秋英;朱光书;曾燕蓉;张朝华;
为掌握了解广西桑树品种选育的进程,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广西桑树品种资源的收集、研究与创新,及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抗病育种、果桑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对今后的桑树育种工作内容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5年04期 v.52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蒋满贵;李乙;
通过对"十一五"以来广西蚕种业的发展现状、管理成效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认为,广西蚕种业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其原因在于得到政策资金支持、蚕种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和体制健全完善、着重蚕种品牌建设、蚕种监管有序、微粒子病防控有效等,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蚕种业体系基础薄弱、蚕种经营秩序较混乱、蚕种生产风险高、蚕种来源乱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建议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蚕种标准化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等8个方面入手。
2015年04期 v.5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梁贵秋;雷桂胜;沈蔚;陆春霞;
简要概述了2005—2014年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推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路和措施,为大力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蚕桑产业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参考。
2015年04期 v.52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正>《蚕业科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蚕丝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蚕丝学科在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学术动态、研究简讯等,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本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国科技论文统
2015年04期 v.52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广西蚕业》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联合主办,旨在传播蚕桑业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行业法规和政策等,促进行业内的生产经验和信息交流,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的振兴和发展服务。本刊坚持蚕桑业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相结合,桑蚕与柞(蓖麻)蚕的研究和种养兼顾,内容新、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量大,不仅是领导者的好参谋,还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及生产开发者
2015年04期 v.52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热点聚焦、综述与专论、试验研究、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蚕丝文化、成果推介、栽桑养蚕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
2015年04期 v.52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农业厅主管,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本刊内容新、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量大,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6开开本,季刊,每季末月的30日出版。[办刊宗旨]本刊旨在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的振兴和发展服务,传播蚕桑业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行业法规和政策等,促进行业内的生产经验和信息交流。
2015年04期 v.5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创建于1965年,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攀西接壤的108国道上,是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的大型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家蚕生物学实验中心。全场现有员工8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师11人,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5%。全场地域44公顷。其中自有选原种专用桑园20公顷,原蚕制种基地乡(镇)2个,年冷藏一代杂交种100万张的现代化蚕种冷库一座。全场资产总值2000万元,固定资产1600万元。蚕种生产的软、硬件设施优良,配套齐全,现代化程度高,
2015年04期 v.52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广西南宁天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注册成立,公司下属有4个生产厂:蚕药厂、桑果酒厂、桑叶茶厂、蚕丝被加工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的研发和示范基地,技术力量雄厚,厂房设施、仪器设备先进,产品质量保证。其中,蚕药厂集蚕药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建成有口服溶液剂、粉剂、胶囊剂、固体消毒剂四条生产线,已全部通过农业部GMP验收并获得兽药生产许可
2015年04期 v.52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