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科学试验

  •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的选育研究

    苏红梅;张桂征;黄文功;韦博尤;周艳桃;张雨丽;蒙艺英;黄玲莉;闭立辉;

    利用亚热带家蚕品种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采用"蓝紫色荧光(♀)×黄色荧光(♂)"交配方式定向优选,选育形成的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经过4~6世代定向筛选后,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稳定趋于100%;平均结茧率为92.76%~100%、虫蛹率为88.41%~99.58%、茧层率为18.11%~21.92%,强健性与同期广西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932相仿,综合性状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利用这两个新品系组配的"中×中"杂交组合,荧光茧色判性准确率仍然稳定趋于100%,良繁时,若根据茧色判性实行雌雄茧分离,让蚕蛾自然羽化,可减免人工削茧、鉴别雌雄等繁重工作,实现省力、轻简化良繁模式。

    2015年03期 v.5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09荧”、“909荧”自然羽化试验

    苏红梅;黄文功;张桂征;韦博尤;张雨丽;闭立辉;

    通过对家蚕荧光茧色判性新品系"09荧"、"909荧"和常规品种"932"进行自然羽化和人工削茧羽化对比试验,了解这2个新品系自然羽化方式的良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人工削茧羽化和自然羽化处理区的死蛹率、总羽化率、病死蛾率、单蛾产卵量、良卵率、遗腹卵率等均没有差异。"09荧"、"909荧"、"932"自然羽化处理区破茧健康蛾率分别为88.09%、75.35%、80.94%,其中"909荧"、"932"的破茧健康蛾率显著低于同品种人工削茧处理区的羽化健康蛾率,这对提高良种繁育系数有一定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提高。"09荧"、"909荧"、"932"自然羽化处理区后期的健康蛹率分别高达93.04%、97.28%、97.72%,均高于同品种的人工削茧处理区,"909荧"与"932"间没有差异;2个新品系平均单蛾产卵量均高于"932",但良卵率均略低于"932",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5年03期 v.5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种蔟具营茧对家蚕茧丝力学性能的影响

    黄文功;蒙艺英;张桂征;黄玲莉;苏红梅;韦博尤;张雨丽;浦月霞;闭立辉;

    通过对桂蚕2号家蚕品种在花蔟、方格蔟、折蔟上所营的茧进行单粒缫丝,以每间隔30 m抽一个样进行茧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测试,并对单茧平均茧丝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及其茧内变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花蔟、方格蔟、折蔟所营的茧的单茧平均茧丝断裂强力均值分别为11.450c N、11.516 c N、11.772 c N,差异不显著;茧内茧丝断裂强力变异均值分别为22.930、21.379、21.260,差异不显著;单茧平均茧丝断裂伸长率以折蔟最大,为32.150%,方格蔟和花蔟分别为28.974%和28.388%,差异显著;茧内茧丝断裂伸长率变异以方格蔟最优,为14.780,折蔟和花蔟分别为17.540和17.740,差异显著。

    2015年03期 v.52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杂交桑桑果产量性状调查

    虞崇江;黄景滩;蓝必忠;汤庆坤;冯奔;施祖珍;杨杰;

    为了充分发掘广西杂交桑的果叶资源,对种茧育用杂交桑园进行长果冬伐,调查杂交桑一代的长果性能,对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单果重、百果重、单株产量等桑果产量性状进行考察。桑果产量性状上各项指标低于对照品种粤椹大10,达极显著差异,桂桑优62稍优于桂桑优12。结果表明,杂交桑桂桑优62、桂桑优12除全年用叶外,冬季留长枝长果开发桑果也是可行的;在未经过优良单株筛选、定向培育和系统选择等条件下,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在桑果产量及其多用途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2015年03期 v.52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桂蚕N2”原原种造卵产卵性能的调查分析

    叶建蔚;贾雪峰;汤庆坤;

    为了解"桂蚕N2"原原种繁育的过程中单蛾产卵量偏少的原因,调查"桂蚕N2"4个亲本NC99R、NC9C、NJZ、NJ7的单蛾产卵数和遗腹卵数。结果显示:NC99R单蛾平均造卵数仅476粒,与其余品种相比明显少,是导致该品种单蛾产卵数低的重要原因;NC9C单蛾平均产卵率仅有67.43%,导致了该品种单蛾产卵数偏低。分析表明,"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的单蛾产卵数明显偏少,是导致该品种原原母种单蛾产卵量少的主要原因。认为可以通过改善原原母种蚕期饲养、蛹期种茧保护以及延长交配时间等措施来提高中系品种的产卵率。

    2015年03期 v.5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蚕业信息

  • 2015年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应用高级研修班在广西大学农学院举行

    于永霞;雷桂胜;

    <正>2015年8月23-27日,由广西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主办的2015年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应用高级研修班在广西大学农学院举行。来自全区各市、县蚕业站(经作站、蚕种场),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及6个分院(河池、柳州、百色、贵港、玉林、桂林),以及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部分技术骨干共85名学员参加培训学习。

    2015年03期 v.52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江县上半年桑蚕业提质发展

    韦梅芳;

    <正>2015年上半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部门乘借全县土地墒情好,冬春雨水充足的良好环境,积极加强蚕种备种、桑蚕生产技术培训,强化蚕种和商品小蚕监管力度等,努力做到"六个统一",进一步维护桑蚕饲养环境,提高桑蚕质量和效益,实现桑蚕质的提升。上半年,完成桑园扩种面积206.67 hm2,完成低改面积0.13 hm2,桑园总面积达到1.174万hm2,

    2015年03期 v.52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区省力化条桑育技术培训班在平果县举行

    宾荣佩;

    <正>2015年9月8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平果县举办全区省力化条桑育技术培训班。自治区农业厅谢东副厅长、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祁广军站长和陆瑞好书记、百色市农业局零达将副局长、平果县党委张银岳副书记出席了培训会,全区蚕桑生产主产市、县蚕业

    2015年03期 v.52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云县多举措促桑蚕产业大发展

    吴和权;

    <正>近年来,凌云县为做大做强做优桑蚕特色支柱产业,把桑蚕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桑蚕经济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增收点。截至2015年6月,该县桑园面积已达5 313 hm2,累计养蚕38 733张,产鲜茧1 549.3 t,实现鲜茧销售收入5 777万

    2015年03期 v.52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宜州市农民上半年养蚕收入12亿元

    韦剑平;

    <正>宜州市石别镇永定村纳单屯22户村民,户户种桑养蚕。其中,石忠胜是村里的养蚕大户,他种植有2.67 hm2桑园,今年上半年,他养了7批大蚕,收获鲜茧3 500 kg,按30元/kg计算,鲜茧收入就达10多万元。据了解,宜州市是全国、全区最大桑蚕养殖县,桑园面积已达2.2万hm2。今年上半年,宜州市养蚕总收入达12亿元。

    2015年03期 v.52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召开二届六次理事会议

    <正>2015年8月29日,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广西最大的茧丝生产基地——宜州市召开。会议主要交流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稳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化解困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验,分析研判市场行情,引导企业做好今年秋茧收购和生产经营工作;听取各位理事对广西茧丝绸"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

    2015年03期 v.52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稿件规范化与标准化

  • 参考文献著录说明及格式示例

    <正>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的,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同一篇文章作者不超过3名时,全部列出;超过3名的,只列出前3位,其后加",等"。著录项目应完整,内

    2015年03期 v.52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推广

  • 桑蚕新品种“桂蚕N2”的推广应用初报

    石美宁;唐亮;黄红燕;韦廷秀;潘志新;汤庆坤;祁广军;浦月霞;莫云霞;贾雪峰;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适合我区的抗血液型脓病较强的强健性夏秋用四元杂交桑蚕新品种,2013-2014年示范推广4.5万张,通过两年对"桂蚕N2"一代杂交种繁育生产及农村饲养成绩调查及专家对"桂蚕N2"一代杂交种农村饲养现场测产。结果表明:"桂蚕N2"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对血液型脓病具有较高的抵抗性,一代杂交种繁育系数高、丝质稳定等特性。全年不同季节饲养,年平均蚕期发病率"桂蚕N2"比两广二号降低5.45百分点,死笼率比两广二号降低8.79百分点,平均单张(标准张25 000头)产茧量32.93 kg,与现行品种两广二号相比,张种平均增产3.47kg。高温季节饲养,平均蚕期发病率比两广二号降低11.53百分点,平均张种收茧量比两广二号张种增产8.19 kg,死笼率比两广二号降低19.31百分点;在茧丝质量方面上车茧率、解舒率高,高温季节丝质成绩比两广二号稳定。该品种综合经济性状稳定,适宜亚热带蚕区夏秋期应用,可在长江流域夏秋、华南省区全年应用,特别在家蚕血液型脓病多发的蚕区和夏秋期饲养,更能表现出其强健丰产的效果。

    2015年03期 v.5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广西桑园土壤状况分析与施肥对策

    祁广军;田智得;黄红燕;

    从土壤类型、土壤元素缺丰分级、土壤主要限制因子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广西桑园土壤的状况,分析了桑园土壤养分对桑叶产量和质量、养分缺乏对蚕体生长和茧丝生产的影响,提出注重肥料元素施用比例,注重不同区域桑园施肥差异、注重不同桑品种施肥差异、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等对策,得出大力推广应用平衡施肥理念的结论。

    2015年03期 v.52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共育室小蚕日眠调控技术

    谢寿泳;韦衡;甘卫英;

    在小蚕共育大生产中,控制小蚕日眠是一项促进小蚕发育整齐,健康生长,减少工作量的关键的技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出根据小蚕期间的气温变化趋势,制定养蚕计划,合理安排收蚁时间,调节起蚕饷食时间。同时,根据各龄小蚕发育所需,适当加温或降温达到控制日眠节本调控日眠技术。

    2015年03期 v.5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合应用

  • 广西果桑业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潘启寿;白景彰;唐燕梅;宾荣佩;陆瑞好;

    通过阐述果桑发展的市场潜力及发展前景,分析广西发展果桑产业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加快建立优质果桑生产基地,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抓好蚕桑资源多元化综合利用,不断延伸蚕业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创新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果桑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等措施加快广西果桑业的发展。

    2015年03期 v.5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沙沼气发展前景探讨

    黄红燕;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桑蚕茧生产基地,每年养蚕产生大量的蚕沙。若处理不当,会造成家蚕病原物扩散,破坏养蚕环境,影响广西蚕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分析广西蚕沙沼气的发展前景和有利条件,提出广西发展蚕沙沼气的对策,以期为广西实现蚕沙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2015年03期 v.5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研究综述

  • 桑树叶质鉴定的研究进展

    朱光书;林强;曾燕蓉;崔秋英;邱长玉;张朝华;朱方容;

    为探索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桑树叶质鉴定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从桑树叶质的定义、鉴定方法及国内外关于叶质研究的主要成果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2015年03期 v.5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桑树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展望

    贾洪亮;邱长玉;

    桑树几千年来一直作为家蚕唯一的饲料被种植,其生态功能近些年才逐渐体现。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桑树的生态功能、适应环境能力,对大气污染的耐受性以及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修复型桑树林模式、观赏型桑树林模式、生态桑树和经济桑树有机结合等相应的生态桑产业模式。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理念,构建多类型的桑树生态产业,使桑树产业呈现出生态效益最高化和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和谐发展态势。

    2015年03期 v.5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黄深惠;黄旭华;王霞;石美宁;唐亮;

    通过对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药物进行了综述,分别从蚕业生产中常用的消毒药物和治疗药物的种类、作用效果、作用机理进行全面分析,为合理使用防治微粒子病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开发新型防治家蚕微粒子病药物提出新思路。

    2015年03期 v.52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家蚕抗菌肽的分类及应用前景

    杨伟克;刘增虎;钟健;

    家蚕抗菌肽是家蚕先天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效应分子,一直是家蚕免疫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家蚕抗菌肽具有分子量小、对热稳定、广谱抗菌的特点,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目前,家蚕基因组中主要存在7个抗菌肽基因家族,根据其结构性质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类是富含甘氨酸或脯氨酸的组成性抗菌肽;第二类是具有α-螺旋结构的线性抗菌肽;第三类是富含半胱氨酸的环形抗菌肽。通过对家蚕抗菌肽的家族分类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家蚕抗菌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15年03期 v.5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模式生物家蚕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全译)

    Don Daniel Nwib;Hiroshi Hamamoto;Yasuhiko Matsumoto;Chikara Kaito;Kazuhisa Sekimizul;蒋璇;张桂征;何骥;

    家蚕幼虫已经被提倡作为模式生物用于新药的开发研制,并建立了几种疾病模型,为药物开发和宿主—病原体互作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简述非哺乳动物蚕幼虫在新药研发中的最近趋势,展望模式生物家蚕在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广泛前景。

    2015年03期 v.5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产业论坛

  • 广西桑树栽培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思路

    祁广军;田智得;黄红燕;

    归纳总结了广西桑树栽培技术体系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桑树栽培技术体系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根据广西自然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等区域特点,从桑树品种多元化发展、"桑产业"研发创新、栽培种植技术创新、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应用现代水肥技术、条桑收获技术、构建桑树病虫害防控技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桑树栽培技术体系创新思路的思路。

    2015年03期 v.52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桑产业政策分析

    李莉;

    蚕桑产业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为促进广西蚕农增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收集整理近年来广西实施的相关蚕桑产业政策以及实施后取得的发展成效,分析政策促进蚕桑产业发展取得的效果,并就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继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元化推动资源应用发展、加快蚕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完善蚕桑产业法律法规体系等对策,以期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2015年03期 v.5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重声明

    <正>近段时间以来,网上出现多个假冒的"广西蚕业官方首页",以广西蚕业编辑部之名接受作者投稿,收取高额审稿费和版面费,欺诈作者。作者交纳了高额的费用论文却没能发表,蒙受损失。在此,广西蚕业编辑部郑重声明:《广西蚕业》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5年03期 v.52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广西蚕业》

    <正>《广西蚕业》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联合主办。旨在传播蚕桑业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行业法规和政策等,促进行业内的生产经验和信息交流,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的振兴和发展

    2015年03期 v.5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业》投稿指南

    <正>《广西蚕业》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6开开本,季刊,每季末月的30日出版。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蚕业科研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及蚕业战线上的工作者。

    2015年03期 v.52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