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科学试验

  • 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

    张桂征;张雨丽;苏红梅;黄玲莉;韦博尤;黄文功;蒙艺英;闭立辉;崔为正;

    为提高广西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以24h疏毛率、各龄起蚕率及存活率等为选育指标,用饲料、实用型颗粒饲料及桑叶多种饲料结合,以个体选育和蛾区选育为重点对其原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进行累代定向系统选育。以未经人工饲料选育的932、芙蓉、7532、湘晖为对照,以各品种进行1~2龄饲料育,3~5龄桑叶育及全龄桑叶育,调查累代人工饲料选育对参选品种人工饲料摄食性和适应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累代选育明显提高了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选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中系品种经过多代选育后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均达到较好水平,日系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适应性虽有提高,但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仍然一般。多数选育品种死笼率有下降的趋势,表明选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蛹期的抗性;累代选育对品种的茧质(全茧量和茧层率)影响不明显;累代选育没有降低饲料育对蚕发育延缓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结果来看,人工饲料累代定向系统选育可明显提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有望选出适宜人工饲料育的新品系。

    2014年03期 v.5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皓月×菁松早春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报告

    韩益飞;孔旭东;缪文军;张士宇;曹拥军;李长铭;

    本文报道了如东县2014年早春在农户组织皓月×菁松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的情况。此次试验家蚕全龄经过25d10h~26d,蚁蚕平均结茧率为78.80%,平均盒种产茧28.71kg,生产1kg鲜茧折合使用粉体干料5.25kg,粒茧丝长933.8~948.3m。本次试验结果较理想,但仍有许多技术环节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014年03期 v.5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家蚕5龄期接触高温对蚕体和茧质的影响

    周建群;周广根;李祥兵;

    春蚕5龄期因高温天气而造成蚕茧的减产事件时有发生。通过试验调查发现5龄期高温饲养对蚕儿的生长发育、抗病力、蚕茧量、茧质等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2014年03期 v.51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重庆野桑蚕在广西实验室条件下试养初报

    张雨丽;张桂征;黄文功;苏红梅;蒙艺英;韦博尤;黄玲莉;闭立辉;

    为了进行家蚕与野桑蚕的远缘杂交研究,在广西实验室条件下试养重庆地区野桑蚕,并调查了其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引进外地野桑蚕在广西气候条件下难于饲养,交配难,产卵量少、茧层率低,但龄期经过较短,以期可作为培育龄期较短家蚕品种的育种素材。

    2014年03期 v.51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地域家蚕827品系几个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

    曾晓英;肖贵榜;何静;李晓松;安仕芬;

    为了探讨不同地域环境因素对家蚕品种性状的影响,对不同地域827品系(分别是贵州蚕业研究所的827,简称827g;四川蚕业研究所的827,简称827s;中国蚕业研究所的827,简称827z)置同一蚕室,在相同条件下饲育,对其性状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春、夏、秋三次试验,不同来源的827性状表现如下:在调查的五个项目中,全茧量、茧层量、死笼率均无显著差异。827s与827z的茧层率相比有显著差异,827s的茧层率优于827z;827g与827z的茧层率相比有显著差异,827g的茧层率优于827z;827s与827g的茧层率相比没有差异。虫蛹率经Fisher检验,三个品系均无显著差异,但经LSR检验表明827s优于827g。其可能存在混杂因素,将进一步研究。

    2014年03期 v.5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抗血液型脓病新品种桂蚕N2在环江农村的试验及推广

    蓝必忠;石美宁;全诚;覃孟皓;韦善教;廖征宏;韦红群;黄胜;

    桂蚕N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选配育成的第一对抗家蚕血液型脓病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2013年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常规条件下饲养7批试验结果表明:在夏秋养蚕季节,桂蚕N2蚕茧产量和质量等经济指标与对照种两广二号相仿或略有提高,4~5龄第5天血液型脓病平均发病率比对照种两广二号低0.12%。桂蚕N2死笼率比两广二号低5.24%,该品种的抗病性较好。农村示范推广普遍反映蚕病少、稳产高产,深受广大蚕农的青睐。

    2014年03期 v.51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5种防治桑青枯病药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杨一平;张芬;周勤;戴建忠;陈伟国;

    试验测定了防治桑青枯病的噻菌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中生菌素等5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3龄起蚕的LC50值分别为噻菌铜>4 000 mg/L、琥胶肥酸铜>6 000 mg/L、农用链霉素>7 200 mg/L、乙蒜素>8 000 mg/L、中生菌素为89.1161 mg/L;噻菌铜、琥胶肥酸铜、农用链霉素、乙蒜素4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数值(致死中浓度LC50)远高于推荐使用浓度,而中生菌素对家蚕也只有中等风险性。因此,生产上应注意避免中生菌素直接污染桑叶。

    2014年03期 v.5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蚕业信息

  • 两岸桑蚕产业合作研讨会在来宾市召开

    罗坚;

    <正>2014年7月29日,由广西桂台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协会和台湾两岸农渔业交流发展投资协会联合主办、来宾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两岸桑蚕产业合作研讨会在来宾市召开,研讨会分别由广西台办主任刘侃、台湾大学农学院徐源泰、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理事长兰树思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发来贺电,国台办经济局副巡视员叶向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副巡视员何彬、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副主任戴翔、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2014年03期 v.51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现代农业(蚕业技术)研修班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

    周晓玲;

    <正>2014年8月5~8日,由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主办的广西现代农业(蚕业技术)研修班在山东农业大学举行。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祁广军站长带队,来自广西各桑蚕生产重点市、县(市、区)蚕业部门及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技术骨干共50多人参加研修学习,自治区农业厅谢东副厅长出席开班仪式。本次研修班邀请了山东农业大学刘训理教授、崔为正教授、王彦文教授、王洪利教授、房德文总农艺师、谢清忠总经理等6位在桑蚕茧丝绸领域的专家、教授授课。讲授的内容包括

    2014年03期 v.5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星火计划“亚热带蚕丝业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推广”项目通过验收

    毛洪斌;

    <正>2014年8月21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实施的国家星火计划"亚热带蚕丝业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推广"项目进行会议验收。自治区科技厅农村处李思源副处长、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庞冬辉科长,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关领导及14个课题承担单位的项目主持人、主要完成人员等40余人参加验收会。该项目于2011年1月启动,总投资11 686.8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经费345万元,下设

    2014年03期 v.51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山县获茧丝绸特色加工业立项扶持

    关新;王柱燕;

    <正>由自治区发改委编制的《广西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及品牌培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近日印发实施,明确将蒙山县作为重点建设特色加工制造集聚区、全国重要茧丝绸精深加工基地加以扶持。《规划》指出:加快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实施"双核驱动"战略的关键;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和品牌

    2014年03期 v.51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云:桑满山川蚕满楼

    杨通永;

    <正>在凌云县加尤镇伟八村,放眼望去,一片青青的桑园在大石山区格外引人注目,令人不得不感慨桑蚕产业已是该县大石山区不可替代的一项农业支柱产业。自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性工程实施以来,该县抓住机遇,发展桑蚕这一主打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桑蚕产业已成为该县重点农业产业之一,大部分群众通过发展桑蚕产业住进了楼房,购买了汽车。该县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整合发改、扶贫、交通、农业、水利、电业等部门资金,对

    2014年03期 v.51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产技术

  • 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投放密度对生产平面丝的影响

    蒙艺英;韦博尤;张桂征;黄玲莉;黄文功;苏红梅;张雨丽;

    平面丝生产过程中,投放熟蚕的疏密程度对家蚕吐平面丝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常规品种两广二号反交种开展试验,探求投放熟蚕密度与生产平面丝产量、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投放两广二号反交种熟蚕密度不超过200头/4080cm2或410.45g/cm2,吐出率较高,可达96.831%,产量较高;而超过200头/4 080cm2,呈现投放熟蚕密度越大,吐出率越低,产量低的趋势;投放熟蚕密度超过250头/4080cm2或514.59g/4080cm2,会影响平面丝揭面的光滑和美观度。

    2014年03期 v.5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蔟中环境保护对蚕茧品质的影响

    周广根;周建群;李祥兵;

    熟蚕上蔟后到营茧结束期间,环境因素对茧质和生丝品质有影响,尤其对解舒影响很大,主要是蔟中温度、湿度和气流三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三种因素的调控,可以提高蚕茧质量。

    2014年03期 v.51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公斤茧制种量偏低的原因与对策

    王森林;

    种茧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公斤茧制种量的高低不但决定蚕种的产量,而且体现了整个蚕种生产的综合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公斤茧制种量低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桑园管理,合理施肥,抓好病虫害防治等对策。

    2014年03期 v.5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视蚕种补催青 提高一日孵化率

    张辉;

    补催青工作是蚕种催青工作的延续,是蚕种孵化齐一的关键环节,本文阐述补催青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要求,分析张集镇补催青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补催青的温湿度调节和蚕种遮黑处理等。

    2014年03期 v.51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广告信息

  • 欢迎订阅2014年《广西蚕业》杂志

    <正>《广西蚕业》是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蚕业技术刊物,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学会联合主办,旨在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的振兴和发展服务,传播蚕桑业最新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行业法规和政策等,促进行业内的生产经验和信息交流。本刊坚持将蚕桑业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相结合,桑蚕与柞蚕、蓖麻蚕的研究和种养兼顾,内容新、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量大,不仅是领导者的好参谋,还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及

    2014年03期 v.51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书讯

    <正>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下列养蚕技术科普新书出售:《种桑养蚕技术问答》9.8元、《种桑养蚕》3元、蚕病挂图14元、《木薯种植及木薯蚕饲养技术》(以上价格不包括邮寄费)。《桑树病虫害及防治》光盘、《桑园密植防病高效丰产技术》光盘、《桑蚕科学饲养技术》光盘,每盘34元。上述书和光盘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以便广大蚕农学以致用,圆你蚕业致富之梦,有需要者请与下列人员联系。

    2014年03期 v.51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发展论坛

  • 滴灌技术在桑园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韦建朝;伍永炎;李汉飞;韦春月;涂攀峰;

    田间滴灌技术是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具有水分利用率高、省水省工、效率高等特点。该技术目前在广西的应用仅是起步阶段,在桑园上的应用更加少。由于滴灌技术具有适应性广、高效节水等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本文探讨滴灌技术在桑园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2014年03期 v.51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东台市蚕种场蚕种生产现状分析与对策

    王森林;

    由于受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江苏蚕种生产面临着减少的态势。针对这一现状,东台市蚕种场充分发挥东台本地用种量大的优势,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完善考核责任制、开展技术创新、强化桑园和饲养全程管理,蚕种产量、质量保持稳定,促进了东台市蚕桑生产的稳定。

    2014年03期 v.5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蓖麻蚕研究

  • 调查蓖麻蚕不同类熟蚕与茧质、发蛾、产卵的关系

    莫现会;杨其保;罗群;何贵超;

    做好蓖麻蚕原蚕捉熟蚕上蔟工作,是提高种茧质量、发蛾率和产卵量的关键。本文对三类蓖麻蚕熟蚕进行调查,发现在上蔟室内温湿度相同的条件下,A类比B类和C类24h上蔟后未结茧蚕率降低6.25%~7.5%,6d上蔟后调查茧层率、死笼率差异不明显,但B类迟化蛹蚕占3.33%,B类全茧量比A类重20g、比C类重16g。A类出蛾比B类快6~10h,比B类和C类出蛾率提高达11.67%。A类总产卵量比B、C两类分别重3.16g和1.6g。三类熟蚕中卵孵化率差异不明显。

    2014年03期 v.5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技术

  • 农业物联网在小蚕共育中的应用实践

    谢寿泳;万玉新;韦衡;

    为了提高小蚕共育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笔者在小蚕共育中引进农业物联网信息管理技术,并应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共育管理人员对小蚕生产的管理更轻松到位、工人技术操作更规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小蚕整体质量的效果。

    2014年03期 v.51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业信息网构建与数据库开发应用

    肖丽萍;祁广军;黄红燕;何骥;

    针对广西蚕业信息网建设的现状和产业发展实际应用需求,从网站栏目设计、信息采集发布、网站更新维护及数据库开发应用等方面对网站建设进行探讨,提出广西蚕业信息网建设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2014年03期 v.51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业》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梁秀玲;田智得;黄红燕;白雪;

    介绍《广西蚕业》杂志概况以及总结本刊编辑部在提高杂志影响力方面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如重视栏目策划、审稿和对杂志的准确定位等,找出办刊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今后杂志经营模式改变的设想,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之路,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快速提高杂志的宣传面和影响力。

    2014年03期 v.5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