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强;邱长玉;朱方容;赵卫国;陈小青;李乙;朱光书;曾燕蓉;唐燕梅;
以8份广西桑树种质资源为材料,比较了改良的CTAB法和植物基因组DNA试剂盒法(离心柱)提取桑树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得到桑树样品清晰的DNA电泳条带,DNA纯度高,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在308.70μg/mL~384.30μg/mL之间,平均值是331.45μg/mL;植物基因组DNA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浓度在180.50μg/mL~305.60μg/mL,平均值是212.01μg/mL,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产量较高,用SRAP引物组合Me2-Em8进行扩增两种方法提取的DNA,均获得了清晰的扩增图谱,各样品的扩增效果条带清晰、多态性强。这两种桑树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都能满足桑树分子标记研究的需要。
2011年02期 v.4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扬玉;贾雪峰;黄景滩;赖艳梅;
将原原(蚕)种放置在4种不同环境条件中进行催青,研究温湿度对蚕种一日孵化率及蚁蚕生命力的影响。控温补湿(A处理)和控温不补湿(B处理)条件下,催青经过9d;自然温度补湿(C处理)和自然温湿度(D处理)条件下,催青经过8d。各处理蚕种见点到转齐时间都为26h左右,A处理的一日孵化率和蚁蚕96h绝食生命率都为最高,分别是91.61%、51.05%,证明在控温补湿度环境条件下催青效果最好。
2011年02期 v.48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俊凤;张剑飞;刘彬斌;陈义安;杜周和;
设饱食添食区与饱食对照区、吊食Ⅰ添食区与吊食Ⅰ对照区,吊食Ⅱ添食区与吊食Ⅱ对照区共6个处理,为5龄蚕起蚕添食营养饲料,每处理区再设一个重复区,每处理区蚕头数200头。添食区添食营养饲料,自5龄饷食开始到见熟蚕为止,每天3次,每次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1∶10配兑的稀释液用喷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对照区则饲喂用清水进行同样处理的桑叶。试验结果表明添食桑蚕营养饲料可以增强蚕儿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蚕儿对桑叶的消化吸收,提高叶丝转化率等。
2011年02期 v.4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开燕;储一宁;
调查4个杂交桑品种在云南省海拔550m、1 200m和1 850m三个区域的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杂交桑适应性较强,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当年种桑当年可投产养蚕,次年进入丰产期;随着海拔升高,产量下降;桑特优2号表现最好,桂桑优12号、桂桑优62号显著优于沙2×伦109。建议在云南省大力推广种植优良杂交桑,降低种桑建园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蚕业发展。
2011年02期 v.4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