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科学试验

  • 柞蚕杂交及回交后代的RAPD分析

    李俊;秦利;邱靖芸;贾雪峰;屈达才;

    本文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柞蚕品种选大1号和沈黄1号及其F1、F2代、回交F1代共13个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柞蚕品种的分子遗传机制。运用8个RAPD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74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有6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7.84%,其中也出现了特异性扩增位点。

    2010年02期 v.4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木薯蚕蛹人工培养蛹虫草试验初报

    莫现会;罗群;朱方容;杨其保;

    用蛹虫草菌种人工接种到木薯蚕蛹,经过45~60天的培养获得蛹虫草,其子实体长度高达60mm,棒径可达7mm。用注射法接种的僵化率达50%~80%。

    2010年02期 v.47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冷藏浸酸种提前出库浸酸的试验

    凌荣;陈燕梅;廖华珍;

    本试验通过对预定冷藏100日的蚕种,设定冷藏55日、60日、65日、70日、75日、80日、85日、90日、95日、100日(对照)后分别出库,并用三种盐酸标准浸酸,进行常规催青,调查实用孵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比预定出库日期提前30日~35日的蚕种,可提高提前出库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实用孵化率达到90%以上,在生产上对调剂蚕种具有现实意义。

    2010年02期 v.4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工饲料

  • 广西不同蚕品种对稚蚕人工饲料的适应性研究

    王先裕;崔秋英;文柳璎;杨柳恋;陶劲;陆瑞好;朱方容;闭立辉;

    本试验将广西区几个生产上常用蚕品种(杂交种:两广二号正交、两广二号反交;日系原种:湘晖、7532;中系原种:芙蓉),用不同含量的桑叶粉和蛋白粉配方的人工饲料进行饲育,调查比较了不同蚕品种收蚁后24h的疏毛率、3龄起蚕体重和存活率三项指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反交和正交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优于其它三个原种,24h疏毛率,两广二号反交种为86.44%,两广二号正交为79.11%;3龄起蚕体重,两广二号反交为13.66mg,两广二号正交为13.79mg;在稚蚕存活率方面,两广二号反交为70.06%,两广二号正交为77.17%。从这次对1~3龄不同蚕品种的饲育成绩的比较中,杂交种中两广二号正交和反交种较适合于稚蚕的人工饲料饲养,优于原种。

    2010年02期 v.47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尼泊金乙酯对家蚕人工饲料的防腐效果试验

    王先裕;黄承宜;高金荣;崔秋英;陶劲;陆瑞好;朱方容;闭立辉;

    本试验用尼泊金乙酯作为家蚕人工饲料的防腐剂,调查其防腐效果、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收蚁后48h家蚕的疏毛率、3龄起蚕率(10h后)、3龄起蚕体重(10头平均)和存活率(10h后)等作为适应性指标,并与添加山梨酸钾、丙酸钙、山梨酸钾+丙酸钙以及不添加防腐剂的饲料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尼泊金乙酯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中对家蚕人工饲料中的霉菌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对小蚕的摄食性有影响。而山梨酸钾在各方面都表现优秀,故家蚕人工饲料的防腐剂,以添加0.3%的山梨酸钾为宜。

    2010年02期 v.47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桑树保护

  • 广西桑树主要病害调查初报

    李乙;朱方容;陈小青;林强;邱长玉;朱光书;

    本文报告广西桑树病害普查的初步结果,简述广西常见的桑树病害:桑树花叶病、桑树赤锈病、桑里白粉病、桑树青枯病、桑根结线虫病、桑枝枯菌核病、桑紫纹羽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要点。

    2010年02期 v.4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桑树青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韦广锋;韦应科;

    本文调查象州县桑树青枯病发生状况,分析桑青枯病发生、蔓延和扩大的原因和发生规律,针对象州县桑树青枯病大面积发生状况,提出防控对策。

    2010年02期 v.4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征订信息

  • 欢迎订阅2010年《广西蚕业》

    <正>《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学会联合出版在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蚕业技术刊物。旨在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振兴和发展服务,传播本行业最新研究的科研成果、新技

    2010年02期 v.47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书讯

    <正>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有下列养蚕技术科普新书出售:《蚕病害防治彩色图谱》13元、《桑树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13元、《科学养蚕技术彩色图谱》13.5元、《节本高效种桑养蚕技

    2010年02期 v.47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蚕病防治

  • 蚕沙、蚕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利用现状

    贾雪峰;

    本文阐述了蚕沙、蚕蛾等蚕桑副产物未经无害化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蚕桑生产的影响;概述了国内目前对蚕沙、蚕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和综合利用开发情况;认为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对提高蚕桑产业的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蚕桑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年02期 v.47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生产技术

  • 不同保护时间对家蚕即时浸酸种一日孵化率的影响

    余武昌;李国栋;陆呈宏;张朝华;阳诚;

    家蚕蛾产卵后保护15~20h(25℃)的蚕卵,浸酸2~8min,一日孵化率都在95%以上;保护时间或达到25h时,如果盐酸刺激量不足,一日孵化率则呈现降低的趋势;保护时间达到30h时,盐酸刺激量强弱不能把蚕种一日孵化率提高到92%以上;从整体来看,浸酸时间达到5min以后,盐酸刺激量越大,蚕卵一日孵化率越小,蚕卵一日孵化率占实用孵化率的比例也越小。

    2010年02期 v.4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广西蚕桑技术培训团赴日本培训报告

    罗坚;陆瑞好;蒋满贵;磨长寅;黄天肖;王先裕;闭立辉;

    <正>为学习日本的蚕桑先进技术,了解世界茧丝绸业的最新动态,提高我区蚕桑业技术人员的水平,更好地为我区桑蚕产业服务,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于2009年9月组团,以

    2010年02期 v.47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SXQ—750型桑叶消毒清洗成套设备的研制

    韦伟;黄景滩;罗建生;黄红燕;田智得;陈枝;

    与传统手工操作相比,SXQ—750型桑叶消毒清洗机具有劳动强度低、所需劳动力少、消毒时间有保证、漂洗干净、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防腐蚀等特点,是国内首台桑叶消毒清洗机。

    2010年02期 v.47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广西蚕种业的回顾和展望(下)

    蒋满贵;汤庆坤;

    <正>~~

    2010年02期 v.47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营管理

  • 广西桑蚕业污染治理公共政策研究

    韦伟;莫云霞;

    本文通过研究当前广西桑蚕生产中产生的桑枝、蚕粪污染问题,找出产生污染的根本原因,分析治理存在的难点,探索桑蚕业污染综合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表明:桑蚕业污染不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需要运用政府直接管制和政府财税手段相结合的措施来解决种桑养蚕污染治理问题。

    2010年02期 v.47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利用经验公式预测茧丝纤度和粒茧丝长

    唐映珊;陆鹏祥;

    斤茧粒数(干茧粒数)的多少与茧丝纤度的粗细关系密切。通过对我公司生产的若干庄口资料的分析,找出了它们之间相关的系数,建立了经验公式。利用经验公式尽快地预测出茧丝纤度,并可利用与之相应的茧层率、茧层出丝率预测出粒茧丝长。从而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检查和管理制丝生产工艺。

    2010年02期 v.47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合利用

  • 果桑种植的效益分析

    梁贵秋;何骥;陆春霞;唐燕梅;

    桑蚕产业是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果桑种植业作为桑蚕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对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果桑种植业,对提高桑园效益、促进蚕农增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丰富果品资源、推动饮料产业发展、优化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2期 v.4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利用桑枝小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

    谭冠礼;黄扬文;

    为了提高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利用剪伐后的桑枝,经过机械加工成桑枝屑后根据食用菌生长所需营养及其生理特性要求,利用桑枝屑结合其他成分材料栽培桑枝屑食用菌,其中消毒灭菌的好坏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好食用菌品种及品种的搭配,才能满足市场要求从而增加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食用菌营养材料的配方筛选后,选定其中一组进行30万袋的小规模种植试验,以观察利用桑枝屑栽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所栽培的30万袋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平均每袋产菇0.6834公斤、产值3.4元。

    2010年02期 v.4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广西桑园和桑树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方向及对策

    施祖珍;

    本文阐述了桑园及桑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方向,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桑树间套种、构建桑蚕禽生态系统以及分析我区桑叶、桑枝和桑椹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提出我区桑园及桑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0年02期 v.47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发展论坛

  • 劳动力转移与蚕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及其应对措施

    龙柱祥;万玉新;韦平让;黄光明;党启伟;叶志贤;

    国家近年来从工业化和城镇化宏观战略出发,通过政策措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本文从桑蚕产业性质、养蚕劳动力要求、养蚕比较效益、蚕农劳动观念等方面初步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提出了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措施。

    2010年02期 v.47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