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贤帅;
桑蚕削口茧是制作桑蚕丝绵被的理想材料,而桑蚕削口茧的茧壳丝胶脱胶工艺对桑蚕丝绵被质量及成本影响很大,为掌握各种脱胶工艺并用于指导生产,笔者对高温高压脱胶方法、微波煮茧脱胶法与碱脱胶法等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19种脱胶试验,计算各种不同试验的脱胶率,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
2009年04期 v.46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刚;黄贤帅;陆文宣;白景彰;
CXJ-02型桑蚕削口茧选净机是在CXJ-01型桑蚕削口茧选净机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机械,其结构简单、制造和维修容易,通过CXJ-02型桑蚕削口茧选净机选出的削口茧白净,工作效率高,是手工操作的20~25倍。
2009年04期 v.46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坚;顾家栋;黄玲莉;苏红梅;韦博尤;蒙艺英;闭立辉;
蚕丝品质的好坏,主要因素是在原料茧的质量。解舒率的高低,除了蚕品种本身特性外,主要取决于蚕儿吐丝结茧时的环境条件,而环境条件又影响着茧丝丝胶的膨润和溶解性。上蔟时的湿度、温度和气流是直接影响解舒的三要素,尤其是在多湿的环境中营茧,不但茧色差、次茧率高,而且蚕茧的解舒率也较差。2008年笔者在广西不同的季节进行了6批次的改善营茧环境因素的试验,研究营茧环境因素与茧丝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加强上蔟室的通风排湿等改善营茧环境因素的措施,可以提高蚕茧的茧丝质量。
2009年04期 v.46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贵秋;李全;陆飞;唐燕梅;陆春霞;
搞好桑叶绿茶的研究和开发,充分利用我区现有丰富的桑叶资源开发桑绿茶,是促进桑蚕业经济循环、延长农业产业链、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桑叶为原料制作桑绿茶,既不影响蚕农养蚕的收益,同时还为桑蚕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对巩固我区桑蚕产业的支柱地位以及对促进我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9年04期 v.4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全;梁贵秋;陆飞;唐燕梅;陆春霞;黄正勇;董桂清;
将传统的绿茶加工技术和现代绿茶加工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桑绿茶的加工技术中。从桑鲜叶材料的选取、鲜叶的摊青、切叶、杀青、揉捻、毛火、整形、提香等工序入手,对桑绿茶的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桑绿茶加工的技术关键指标,即:凉青以桑叶含水率70%左右为宜;桑叶气味应当由强烈青气味转为清香;杀青温度180~200℃,杀青时间3~4分钟,杀青叶含水率45%~50%;揉捻时间10~12分钟,空压6分钟,轻压4~6分钟;毛火采用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20~130℃左右,毛火3~5分钟,叶温控制在80℃,桑绿茶毛火干度达70%左右;整形锅温掌握在100℃,整形140分钟,分5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20~25分钟,出锅摊凉3~5分钟;提香温度约100℃,全程约为15分钟。提香后的桑绿茶应及时真空包装,低温贮藏。
2009年04期 v.46 51-5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白雪;何松涛;韦素萍;黄梅梅;曾森;
本文通过对日本在美容方面应用桑蚕茧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了在广西这个全国最大的桑蚕产区尝试开发应用桑蚕茧美容产品的初步设想,它可以促进传统桑蚕产业向新型蚕桑产业的转型,进一步延伸蚕桑生产的产业链,增加蚕桑生产综合利用的价值。
2009年04期 v.4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玉新;谢寿泳;黄伟信;韦平让;
开展利用桑园冬季休产期进行桑园套种马铃薯与大田单种马铃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桑园套种马铃薯平均每667m2投入240元,是对照单种马铃薯投入567元的42.3%,桑园套种马铃薯出苗率达到对照水平,薯苗生长比对照稍差,在受到强霜冻影响下每667m2产薯量为327kg,产量是单种721kg的45.3%。
2009年04期 v.4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