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献计献策

  • 广西蚕丝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路与设想

    屈达才;蓝树思;顾家栋;

    广西是中国蚕桑产业第一大生产基地,蚕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区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及全国平均的1/3,蚕丝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这样的人才现状与我区蚕丝产业正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广西蚕丝业的发展急需足够的科技人才来支撑,以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建议迅速恢复和创办广西大学农学院蚕桑专业和广西纺织学校蚕丝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并抓好多层次办学,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和途径,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用型蚕桑专业本土人才,为广西蚕丝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工作目标打下基础。

    2007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建立完善的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与体系 打造国际一流茧丝质量强省

    叶澄宇;叶聪;程慧君;

    本文根据我国茧丝产业“东桑西移”的大趋势和对广西茧丝产业历史和现状的了解,对广西茧丝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立完善的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与体系,打造国际一流茧丝质量强省”的观点。并提出了“完善与深化桑蚕良种繁育质量监督管理是基础,加强鲜茧收烘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保障和推行桑蚕干茧与生丝质量公证检验制度是根本”三项建议。

    2007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学试验

  • 发酵鱼粉基肥作桑园专用肥试验

    屈达才;莫云霞;韦伟;

    广西是中国桑蚕茧第一大生产基地,同时又地处亚热带,桑树生长有其区域特殊性,急需有相应桑树专用肥料,为此,试验结果初步认为鱼粉发酵基肥作为桑园专用肥,可促进桑树生长,增加产叶量,改善叶质,有进一步深入试验的价值。

    2007年01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蚕品种吐平面丝的对比试验

    曾晓英;周顺珍;黄桂辉;

    本文通过做不同品种在平面吐丝环境和正常营茧环境的对比试验,发现吐平面丝与品种有关系,适合吐平面丝的蚕品种从优到差的顺序是贵蚕3号、春蕾×镇珠、贵蚕1号、洞庭×碧波和菁松×皓月。除品种因素外,吐丝期和化蛹期的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湿度)也是影响蚕吐平面丝效果的重要因素。

    2007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漂白粉精和福尔马林的稳定性测试

    黄旭华;朱方容;石美宁;韦博尤;张朝华;

    本文采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测定法研究测定了漂白粉精粉状、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分别在密封和暴露于空气两种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的有效成分的变化,研究发现漂白粉精粉、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在密封条件下的稳定性较好,液体状态下在空气中放置,由于漂白粉精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水分的蒸发,导致溶液中单位体积的含氯和甲醛百分率有升高的现象,而漂白粉精粉状露于空气中有效氯成分下降很快,经过9天损失率达一半以上。因此,漂白粉精、福尔马林应在密封条件下保存。

    2007年01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译文  

  •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抗性遗传(译文)

    Ratna Sen;S.K.Ashwath;R.K.Datta;黄旭华;

    用一个印度家蚕品种材料TX通过单回交试验进行研究其对桑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遗传模式。在二龄蚕第一天,用固定的BmNPV浓度(0.5×107PIB/mL)接种抗性亲本[TX]、敏感性亲本[HM]、它们的F1与F2代和F1反交TX[BC(R)]和HM[BC(S)]的后代。记录接种后10天内(包括第10天)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TX对BmNPV抵抗性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在F1代,抗性强过敏感性。虽然BC(S)的抗性和敏感性后代是1:1分离,但是F2代的抗性和敏感性是以3:1分离。BC(R)的反应有些类似于抗性亲本TX,说明TX包含一个对BmNPV抗性的显性基因。本文讨论TX抗性遗传的可能机制。

    2007年01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

桑保

  • 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陈汉文;

    本文阐述了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的病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早生桑品种易发病、遭受冻害易发病、造成伤口易发病、采叶过度易发病和偏施迟施氮肥易发病等。采取合理采叶、科学施肥、适度剪梢、清除病枝、预防冻害、喷药保护和选用品种等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桑芽枯病和桑拟干枯病的发生。

    2007年0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蚕病防治

  • 规范蚕前消毒 提高消毒效果

    杭忠宝;葛鹤信;张小芳;

    消毒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蚕成绩,为保证消毒效果,我们从2001年起组织开展了养蚕前蚕室、蚕具的统一机械消毒,但消毒操作不规范,因此,本文提出了五个统一的规范消毒措施。

    2007年01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产调查

  • 我区某县部分农户蚕病发生情况的调查

    白景彰;顾家栋;闭立辉;

    本文以调查在同一村屯、同一时期饲养同一蚕品种不同蚕户蚕病发生情况的资料为依据,分析我区某县蚕病发生严重的原因,结果显示凡是小蚕是在专用小蚕房饲养,并做到良桑饱食、防蚕病措施严格、饲养管理好的农户,饲养的蚕很少发病或不发病;而在人居住的房间里养小蚕的,养蚕卫生条件较差,消毒难于彻底的养蚕户饲养的蚕发病都较严重。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该县蚕病的综合防治建议。

    2007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6年中秋蚕大面积不结茧的原因调查

    段卫平;

    南阳农校在2006年中秋蚕饲养过程中发生了大面积蚕不结茧事件,我们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是由于桑园附近稻田大量使用了“杀虫双”污染桑叶所致。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防治农药中毒的一些建议。

    2007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市农村养蚕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改进对策

    陈家福;

    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种桑养蚕技术问题:重蚕轻桑、重治轻防、养蚕技术差,提出科学管理桑园,加强消毒防病工作,规范补催青,精选良桑等改进对策。

    2007年01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小蚕共育产业化出现的新问题

    韦平让;谭超;万玉新;

    随着小蚕共育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变化,小蚕共育的经营已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的小蚕共育在叶质、防病等方面出现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小蚕共育的质量,必须开展小蚕共育专用桑树品种、培肥管理、防病及规模化共育技术等新问题的研究,建立与产业化共育相适应的技术体系。

    2007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蚕种生产与管理

  • 优质蚕种最适生产期的探讨

    潘志新;韦廷秀;

    通过对2002~2006年5年间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普通种场蚕种生产成绩分析,看出:原种出库时间上半年随月份往后推移,单张原种产量、公斤茧制种量呈下降趋势,一代杂交种病毒超标淘汰率呈上升趋势;下半年随月份往后推移,单张原种产量、公斤茧制种量呈上升趋势,一代杂交种病毒超标淘汰率呈下降趋势。原种出库时间上半年最好控制在3~4月份,下半年最好控制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

    2007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谈我场三级原种生产的培桑管理

    闻忠妹;徐益清;

    本文总结了保证生产优质三级原种的行之有效的培桑管理技术,选择和搭配好桑品种,通过测土确定施肥配方,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搭配施用化学肥的做法,同时做好虫情测报工作,及时有效掌握每次药物治虫的最佳时机,选择好农药的种类、浓度,严格控制桑园虫口密度,为养蚕生产提供优质饲料。

    2007年01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原蚕点的建设与管理

    闻忠妹;杨正友;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浒关蚕种场有关原蚕点建设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主要抓好农村养蚕环境的消毒,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蚕期严格贯彻消毒防病措施,对蚕桑生产进行全面指导,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07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产技术

经验交流

  • 象州县利用低水位田地种桑养蚕经验介绍

    吴永才;

    象州县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1条,沿河两岸有适合种桑养蚕的河滩低洼田地约10万亩左右,种其它经济作物每年都容易受到严重的洪涝灾害。实践证明,发展种桑养蚕可以有效地回避洪灾的影响,通过大力宣传利用沿河两岸的河滩地、低洼地和沙坝地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的好处,增加扶贫投入,建设示范基地,加强蚕桑技术指导等措施,2006年全县利用河滩地、低洼地和沙坝地等低水位田地种桑1.35万亩,占新增面积的39%,使得全县低水位田地桑园面积达到50750亩,有效地回避了洪涝灾害的影响。

    2007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谈村级蚕桑技术员的选聘

    杨增群;王尚俊;李祥兵;

    本文阐述了村级蚕桑技术员选聘之前的三种弊端和选聘之中应坚持的四条标准:一选有文化的人;二选懂技术的人;三选乐意为蚕农服务的人;四选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更好地指导蚕桑生产。

    2007年01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简讯

  • 征稿启事

    <正>《广西蚕业》是由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学会主办(国内刊号:CN-1213/S、国际刊号:ISSN1006-1657)。同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

    2007年0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