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蚕业

试验研究

  • 广西桑树菌核病与防治技术研究

    朱方容;韦秉兴;陈小青;宾荣佩;林强;肖丽萍;

    桑树菌核病包括桑枝枯菌核病和桑椹菌核病。桑枝枯菌核病为外生菌核,桑椹菌核病为内生菌核。明确了引起广西某些养蚕桑园断枝倒伏症病原是肉阜状杯盘菌,与桑实杯盘菌同属核盘菌科杯盘菌属;明确了病原子囊孢子形成机制和桑枝枯菌核病、桑椹菌核病的侵染循环;针对果桑园和养蚕桑园提出防治菌核病措施。

    2023年01期 v.6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桑里白粉病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崔秋英;王霞;邱长玉;林强;蒋满贵;张雨丽;黄旭华;董桂清;王平阳;

    桑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属药、食同源植物。桑树白粉病对桑树有较大的危害,种类有两种,其中桑里白粉病危害最大。对桑里白粉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桑里白粉病病原菌的鉴定和危害特征,提出了桑里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的识别、筛选依据,阐述了近年来桑里白粉病防控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策略。对桑里白粉病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桑树病害的研究、防治与抗性育种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60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家蚕黄绿型茧色限性品种“桂蚕15号”的育成

    黄玲莉;安春梅;刘艳伟;浦月霞;蒙艺英;闭立辉;黄文功;

    桂蚕15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育成的春秋用黄绿型桑蚕茧色限性新品种,雌蚕营天然黄茧,雄蚕营绿茧。2020—2021年广西省级实验室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结茧率为96.88%,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高1.70百分点。虫蛹生命率94.40%,比对照高3.31百分点。全茧量为1.412 g,茧层率为20.33%,与对照相仿。万头产茧量13.997 kg,比对照高3.68百分点。万头茧层量为2.842 kg,比对照高3.91百分点。茧丝长876 m,鲜茧出丝率16.10%,比对照高0.34百分点。解舒率72.9%,净度92.2分。农村生产鉴定显示,张种产茧量34.58 kg。比对照高0.47 kg;健蛹率为94.50%,比对照高3.09百分点。

    2023年01期 v.60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家蚕丝素重链表达系统表达外源蛋白的应用研究进展

    张雨丽;王平阳;王霞;崔秋英;黄旭华;董桂清;张桂征;

    家蚕丝腺拥有出色的丝蛋白合成能力,家蚕又具有容易饲养、生长周期短等优点,利用家蚕丝腺来生产大量有价值的蛋白,生产出的重组蛋白可在生物、医药、材料学等领域广泛应用,所以家蚕丝腺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系统的构建是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产生重组蛋白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构建出更加优良的表达系统,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家蚕丝素重链表达系统的建立、发展与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该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60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康土抑草菌对饲料桑园杂草防除效果研究

    赖艳梅;谭福洋;罗坚;宋宪军;黄景滩;聂良文;李乙;李安华;卢德;

    以一种微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进行饲料桑园杂草防除以及对家蚕的饲养试验,评价其药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200 g/L规格的药剂150倍、100倍稀释药液对饲料桑园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相近,均优于200倍稀释药液。施药30 d时对常见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达到了90%以上。康土抑草菌200倍、150倍、100倍稀释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在第15 d、30 d时会出现明显的药害症状,最终都会导致叶片发黄干枯脱落。与CK对比摘取第30 d周边适龄桑叶喂两广二号5龄蚕,对家蚕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大。建议在饲料桑园使用200 g/L规格的康土抑草菌150倍稀释药液,选择晴朗、温度较高、一周无雨的天气,定向喷洒到杂草茎叶部位,均匀湿透,避免喷洒到桑树枝叶,喷药1月后可采摘桑枝、叶做饲料。

    2023年01期 v.60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养蚕生产中石灰消毒剂几个重要性能的研究

    陆方苗;韦魄;田孟宇;韦政庄;黄深惠;蒋满贵;王平阳;黄旭华;文小淋;

    石灰是养蚕生产中常用的消毒剂,为了解石灰消毒的几个重要性能,对石灰的有效性、稳定性、吸湿性和腐蚀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败血病病菌具有较好杀灭效果,对家蚕白僵菌生长也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对家蚕微孢子虫没有杀灭效果,养蚕生产中应用石灰消毒效果表现出高效性。熟石灰粉吸湿性强,在空气中暴露、无任何保存措施的条件下21 d失效,在干燥、密封条件下稳定性好。石灰对铁质器具的腐蚀率低,属于无腐蚀性级别。石灰与其他消毒剂混合后有效成分稳定性好,是一种优质载体。综上研究表明,石灰是一种优质蚕药,养蚕生产合理使用石灰可以实现高效防病目的。

    2023年01期 v.60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研究与综述

  • 我国蚕丝被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市场调查报告

    于永霞;聂良文;杨其保;韦师妮;虞崇江;乐波灵;梁贵秋;

    采用“天眼查”获取广西蚕丝被生产企业相关数据;采用见数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消费者对蚕丝被的认知以及需求情况;采用现场调查以及文献查阅等方式补充完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广西蚕丝被每年产值约2.88亿元。消费者对蚕丝被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微信朋友圈、实体店是蚕丝被营销的主要渠道;以次充好是消费者最为担心的问题;蚕丝被的规格选择南北方有差异;蚕丝被是消费者心目中最舒适的被子类型;民营企业工作人员注重蚕丝被质量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2023年01期 v.60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蜀锦在汉晋巴蜀社会中的影响与地位

    杨浏依;

    蜀锦产于巴蜀地区,精湛的生产工艺和复杂的织造过程使其在众多丝绸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颇受众人喜爱。汉晋时期蜀锦迎来了飞速的发展,种类不断增多,纹饰、纹样进而丰富,加之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蜀锦逐渐闻名于中外地区。蜀锦发展的同时也对巴蜀地区产生了诸多影响,在社会政治方面,蜀锦成为了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象征,成为了国家之间交往“、和亲”的重要媒介;在社会经济方面,蜀锦成为了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价值堪比黄金;在社会生活方面,蜀锦对巴蜀人民的审美文化、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巴蜀社会尽显西域风情。

    2023年01期 v.60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那坡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梁光军;

    通过分析那坡县蚕桑产业现状,认为那坡县的蚕桑产业具有蚕茧产量产值增长快速、丝绸企业经营规模逐年扩大、蚕农收入大幅增加、蚕农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全县蚕茧质量稳步提升的优势,但也存在缺乏适宜本地气侯条件的优良桑蚕品种、基层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且自动化程度低、产业链短、产业抗风险能力差、桑园管理粗放等问题。建议从推广良种良法、加大人才培养、提升养蚕自动化水平、桑蚕多元化发展、积极应对市场风险、提高桑园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入手,多方面促进百色市的蚕桑产业快速发展。

    2023年01期 v.60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智能自动化养蚕(小蚕共育)生产线的研发及应用

    黄尚勇;韦润宇;莫柳静;杨杰;余武昌;梁小静;廖乃有;韦师妮;磨长寅;

    蚕桑机械的研究和应用是产业的发展趋势,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智能自动化养蚕(小蚕共育)生产线,集桑叶切割、投喂、撒粉消毒、传输、装卸于一体,可一次性完成桑叶的均匀切割、小蚕的投喂等工作,为小蚕共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机械化方案。通过对该生产线的构造原理、制作材料、性能及设备的应用技术进行探讨,使其技术性能在生产应用中更好地发挥。

    2023年01期 v.60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科技动态

  • 蚕学外文学术论文摘要选译

    <正>1. YUAN Q,SUN X N,LU R M,et al. The LIM Domain Protein BmFHL2 Inhibits Egg Production in Female Silkworm,Bombyx mori. Cells. DOI:10.3390/cells12030452(.2023)[题目]含有LIM结构域的BmFHL2蛋白能抑制雌性家蚕产卵[摘要]雌性家蚕在卵子形成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卵蛋白,包括Vg和30K,为胚胎发育提供了营养。其中Vg的合成和转运已被广泛研究,特别是20E对Vg转录的调控;然而,对30K蛋白合成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

    2023年01期 v.60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