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不同蚕品种对稚蚕人工饲料的适应性研究
王先裕;崔秋英;文柳璎;杨柳恋;陶劲;陆瑞好;朱方容;闭立辉;
摘要(Abstract):
本试验将广西区几个生产上常用蚕品种(杂交种:两广二号正交、两广二号反交;日系原种:湘晖、7532;中系原种:芙蓉),用不同含量的桑叶粉和蛋白粉配方的人工饲料进行饲育,调查比较了不同蚕品种收蚁后24h的疏毛率、3龄起蚕体重和存活率三项指标,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反交和正交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优于其它三个原种,24h疏毛率,两广二号反交种为86.44%,两广二号正交为79.11%;3龄起蚕体重,两广二号反交为13.66mg,两广二号正交为13.79mg;在稚蚕存活率方面,两广二号反交为70.06%,两广二号正交为77.17%。从这次对1~3龄不同蚕品种的饲育成绩的比较中,杂交种中两广二号正交和反交种较适合于稚蚕的人工饲料饲养,优于原种。
关键词(KeyWords): 蚕品种;桑叶粉;蛋白粉;淀粉;稚蚕人工饲料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桂科攻:0718004-2E;桂科攻:0718004-2D;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蚕桑产业百色综合试验站
作者(Author): 王先裕;崔秋英;文柳璎;杨柳恋;陶劲;陆瑞好;朱方容;闭立辉;
Email:
DOI: 10.19553/j.cnki.1006-1657.2010.02.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张亚平,顾寅钰,娄齐年,等.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全龄饲育[J].广西蚕业,2007.44(2):4-8.
- [2]张学明.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2006.37(3):12-15.
- [3]张亚平,李化秀.娄齐年,等.人工饲料育在家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2,(6):43-45.
- [4]缪云根,洪国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5):21-23.
- [5]刘新涛,崔为正,刘训理.家蚕不同杂交组合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效果比较[J].广东蚕业,2005(,3):15-16.
- [6]汪萍,李奕任,李桂芳.不同饲料不同龄期小蚕人工饲料育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34(1):124-128.
- [7]王彦文,崔为正,王洪利.稚蚕人工饲料育饲育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01).
- [8]缪云根.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小蚕饲育技术研究[J].蚕业科学,2000(02).
- [9]刘朝良,蔡之军,王佛桑,等.天蚕人工饲料的配制及饲养试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04).
- [10]伊藤智夫.人工饲料育用蚕品种の育成[J].蚕糸科学と技术,1985,24(9):52-54.
- [11]姚耀涛,冯建琴,沈建华,等.蚕品种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试验分析[J].中国蚕业,2005(03).
文章评论(Comment):
|
||||||||||||||||||
|